-
与其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当个追风少年在冬季造访冰雪阿尔山!
这个季节确实来阿尔山的人不多,毫不夸张的说,除了过来踩线的旅行社,游客和拍照的人真的一只手的人数,我今天出门的时间很早,早上还碰到三个北京来的客人,我开车尾随她们去了早餐馆,她们已经来了一星期了,对于吃早餐这件事还是要相信过来人。 为了今天能够有力气背着几十斤的设备好好拍照,我早餐吃了四个大包子+羊杂汤,吃饱喝足加满了保温杯的热水,检查了一下车子的情况后加了一百块的油加满后,便正式开始了去阿尔山森林公园。 从酒店出发到阿尔山55公里看似不远,但也确有近2小时的路程,主要是路不好开,别的季节来估计一小时不到就能到了。 虽然提前买了票,但是抵达森林公园大门时还是要去取纸质的票据,然后可以选择自驾或乘坐他们提供的交通工具,从自由度上来说肯定是自己开车舒服了,但是同样的从风险考虑肯定是乘坐他们的车更安全。 门票正常195元,这是淡季的,旺季会涨价,具体的请参考阿尔山的旅游网站或售票平台,门票48小时有效,第二天进去不用再花钱了。 自驾进景区还要签一份森林防火的承诺书,一般淡季进去时,工作人员会给一个电话号码在单子上,说是迷路了可以呼叫这个电话,可惜我刚进去不到10分钟,这张保命的承诺书随风飘走了…… 上路后戴上耳机就原地起飞了,太美了,道路边零零散散的红色植物,火红地映照着这条道路,路基下的冰层还未完全开化。 乌苏浪子湖是进门第一个就能抵达的景点,如今的乌苏浪子湖依然是白茫茫的一片,但是远处的树林在光线下呈现出秋天的感觉,冬季的湖面与秋季的森林来了一场颜色的碰撞。 四面环山的乌苏浪子湖又名金江天池,据传也是火山喷发后留下的火山口湖,当地人叫乌苏浪子湖为四十九号泡子。当我站在白茫茫的湖边时,也能够想象夏季或秋季前来,这里一定会有额外的惊喜。 到那个季节时,这里一定是水面如镜,倒影肯定很美;但是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美,冬季虽说是白茫茫的一片,但是这不也是一个南方人所喜欢的吗? 沿着旅游线路再往下就是不冻河的区域了,对!不冻河就如它的名字一样,不会冰冻的河流,无论是零下40度还是更低的时候,20公里的流域都不会冰冻住,不但不会结冰,水中还茂盛的生长着水草,河面上冒着腾腾的热气,像一层薄雾漂浮在河流上,不冻河之所以不冰冻,都依托于附近有大量地热存在的缘故。 冬季前来就格外有意思,岸边白雪皑皑,而且有些附近的小流域都冰冻三尺的情况,而不冻河的主要流域却水流湍急,在这里岸边拍照都要注意脚下,你得确定自己踩得到底是架空的冰层还是扎实土层,水确实不深,但大家应该都知道,冬天掉进河里总归还是危险的。 来这里打卡的人确实不少,当牛儿下水吃水草的时候更为唯美,河流和牛群,还有附近的山林,可惜当天去的时候没有看到牛下水啃草。当天在不冻河附近拍长曝光时,相机和三脚架险些就没有了,我在冰层上没有站稳摔了一跤,差点把脚边的脚架一脚踢到河里去。损失了一张长曝,还好机器没有大碍。 从不冻河下来的路上,在桥边碰到了一个似乎在打鸟的老法师,老师拿着大口径的定焦镜头拍的远处我也看不清有什么。友好的交流了一番,最后加上了老师的微信,交流中才发现是老乡……杭州西湖区的大爷,最后问了才知道镜头是索尼G大师600mm定焦,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从不让我等失望!我拿着400端的大变焦也没看到大爷说的鸟,大爷却始终很执著地对着那个方向按快门! 沿着主干道往前开会经过天池镇,镇子上有很多的牧场,里面有温顺又可爱的小牛,也有很霸气侧漏的公牛。 不屑一顾的日常神游,仿佛此时的这头牛,思绪已经飘远了,牛生幸福。 是角度的错位,还是真的牛啃牛?牛也内卷的很啊!一嘴下去半个牛头没有啦!但换个角度看,仿佛牛牛在秀恩爱呐,下巴搭在了另一头牛的头上。 阿尔山真的有很多天池,我来的时候从网上查到的就有8个大大小小的天池,不出意外这个在天池镇边的天池也是一个火山口湖,天池应该也算是最具特色和最具代表性的火山遗迹了。 阿尔山的天池水位据说从来没有变化过,而且天池的深度也从来没有被测量出来过。海拔1332.3米的阿尔山天池,仅次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和新疆天山天池,位居全国第三。 大概是我来的季节缘故,门口并无人检票,走进天池景区要经过一段长廊,旺季时这里应该是售卖土特产或缴纳游客智商税的铺子。无人的集市,屋檐边垂挂着长长的冰锥,掉下来被砸到还稍稍有点疼。 要看到天池全貌得爬上这一千层的台阶,层层而上背着几十斤的设备虽然很累,但也是咬咬牙就上去了,毕竟这里有路有台阶还算好的多了。 走到半山腰时回头便能透过这杂乱的树木看到远处的天池镇,已经俨然有了一览众山小的既视感,但对比远处的高山来看,我这爬的似乎只是一个小土坡。 放大的看特别立体,错乱中却有着层次感,中间的道路将城镇和林场分割开。 快到山顶时,靠在护栏上休息了片刻,这台阶两边的树木枝头垂挂下来给这条山路形成了一个天然顶棚,树叶茂盛时这条山路应该也很美吧,在山林间吹风登高。 没有一丝丝意外,天池被白雪覆盖着,但一样很美,天空和山林上的树以及白雪天池,结合在一起就像一幅油画。在天池边放飞了无人机,就真的放飞了,火山口的环形地形风不是一般的大,无人机起飞没多久就飞远了,逆风下险些飞不回来。也不知道是因为山顶过于安静还是我一个人的缘故,我总感觉附近有一个东西在盯着我。 山下牧区的人说:天池的水质很好却没有生出鱼来,投放过鱼苗,但是不仅没有见到鱼长大,也没有看见过死鱼漂浮在水面上过。也许天底下所有的天池下,都有一只沉底的神兽在默默护佑这一方土地。 下山时特地试了一下栈道边的雪有多深,全支开的三脚架丢进去只剩下一个顶了,人踩进去就只剩腰以上的部分在外面了。 从天池下来看到了马群,其中有一只肥壮的马儿在雪地里啃草,圆滚滚的肚皮,壮硕的肌肉,这马的伙食应该不错啊! 从天池出来的时候迷了路,走错了一条道开进了一条没有路的小路,沿着开就能看到一个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牌,我感觉自己应该是开错了,在一车道的雪地上反复挣扎调了个头。 这个位于大兴安岭山脉的西南麓,总面积103149公顷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实在是太大了,整个景区的人一只手能数过来,你置身在任何一处都有一股一个人承包了一整个区域的感受。但也是因为景区很大,所以真的也就没逛一会儿就下午了,到三潭峡的时候已经是下午3点半了。 冬季的三潭峡能看到峡谷却不见那清澈见底的湍急流水,目前依然是冰冻三尺的情况,但是三潭峡内的走一走呼吸一下自然的空气,走到景区的尽头便能看到哈拉哈河的源头所在。 沿着岸边小路随河而行,弯路颇多,峡谷奇石很多,造型奇特。峡谷内有三潭,故称三潭峡,但冬季的三潭峡你只能感受到,森林峡谷,好在植被茂盛,就算是冬季来也是森林氧,而且三潭峡内的小动物很多,那机灵胆小的松鼠及停在树上的啄木鸟等等。 产地在苏门答腊的黑眉拟啄木鸟,长得一副不太聪明的样子,但是我确实头一回看见啄木鸟,也是头一回看啄木鸟啄木。也是这哒哒哒的声音才让我看到了他,也许是太久没人来了,他友好的停在我的不远处,向我嗷嗷叫,并时不时的摆动自己的身子。 往回走的时候天色渐晚,余晖洒在这雪地里,有两个小坡叠在一起,阴影之下就像是坐落在平原上的山脉。 日落与日出的光线最柔和,照射在任意一个物体上都能呈现出温暖的感觉来,甚至能够改变季节的颜色,让人分不清究竟是冬季还是秋季。 路边的蓝色木屋在这个季节也是格外好看,黄色的草地,枯黄的树林,若能居住,可以对着门前的不冻河而住下,每当夕阳西下,享受这一方宁静也是不错的体验,只能想象一下这种避世的体验,实际居住还有些难度。 出来的时候,大门口的工作人员已经下班了,但是仍然还在门口等待着我。 回去的路上,看到路边的景色甚好,人都是贪恋这世间的美好的,我在雪地里停了车,走向那金黄色的草原,这远方的云仿佛下一秒就要变脸似的,光线从云上照射下来映照在远处的山林之上。 今晚的晚饭吃的很随意,回去的路边找了一家炒饭店,扒了两口扬州炒饭就回了酒店休息了。明天还得再上森林公园,所以早点去休息了。 晚安,我远方的朋友们,明日再见了。 心里空荡荡的了,好像不喜欢你之后,我就再也提不起兴致去喜欢一个人。- 69
- 0
-
在阿尔山的最后一天,我拍了星星以及建筑!
关注我朋友圈的人肯定早就看过了星轨的视频+图片,当天的晚上凌晨1点左右其实我有尝试去伸手不见五指的林区附近拍摄星星,但是独自一人在山林附近还总听到怪声,加上我对银河升起来的位置计算出错,最终种种原因加在一起迫使我驾车返回了城区。 银河终究是没能挑战一下,勉强地在客栈门口用两个不同的设备,拍下了三组关于星星的图,第一组用的是iPhone X拍摄的星空,在一个抬头能看到漫天星河的地方其实只要手机翻过来丢地上就能拍到了。第二组是在测光时拍下的废片,回来用旋转堆栈的方式合成了一张螺旋发射装的星空。 第三组是不太完整还算完整的星轨,前景是客栈的楼顶,后期直接抠出来刷黑了。星轨在星空摄影的领域确实属于有手就能拍的东西,对相机和镜头的要求属于没有要求,银河拱门或夜景的拼接我目前还没有机会尝试,仍在努力探索和学习中。 星星连成线画成圈的感觉比较浪漫,更像是一幅用时间凝结的表白信。 这一天也算是在阿尔山的最后一天,拍完星星回去睡觉,醒来就再去做核酸,做完核酸的我还是去逛了一下,报告要在下午出,我又不想开夜路回海拉尔,所以再睡一觉隔一天一早就出发往回走,在下午三点前赶回呼伦贝尔境内就行,核酸就仍然有效,可以避免掉很多的麻烦。 这个童话小城的市区有多大?当无人机起飞时,我发现手机的画框里刚好全部涵盖进了整个市区! 阿尔山市的市区区域就是一个画框里全部涵盖了,飞的不算太高都没到120米就把整个市区核心区域都拍到了。 有点沙俄风格的建筑,应该是个酒店,雪天的时候还是挺有那股味的。 这个尖顶的钟楼,欧式风格的建筑,靠近马路的那一面是个演艺活动的售票大厅。 钟楼后面的区域应该还是酒店,被白雪覆盖着的欧洲风情小镇。 走上街道,放眼望去都是这样的建筑,杭州天都城里也有欧式、法式的建筑,但和这里相比,我感觉天都城着实拉胯了一些。 这幢建筑应该是阿尔山市区里最高的建筑了,我看正脸写着蒙古银行,房顶比较好看,和下方的建筑好像有点不太搭,但是依然让人眼前一亮。 2022年的4月4日早上我就往海拉尔回了,阿姨知道我一早要走,给我弄了只烤乳鸽,还有我要吃的玉米饼作为践行的早餐,食物的丰盛让我一早拥有了无限活力。乳鸽早上没吃完,我带回了海拉尔当做了晚饭吃。 回来的路上也都是有的没的拍了一些回程的照片,基本上都是公路上人烟稀少的场景。就是一整条公路,站在路边几十分钟,一辆车也没,一个人也没。 往回开的时间比去的时候快了近一倍还多,熟悉了这雪地驾驶技术的我,感觉自己的驾驶技能熟练度达到了99%,回程时基本上把油门焊死了。 回到了我那几日不见的狗窝甚是轻松愉快,回到家放下行李和设备后就去给陪伴了几天的斯巴鲁洗个澡。 简直就是伊拉克成色,战损版斯巴鲁,大概是回来的时候全程保持高度专注力开车的缘故,加上午饭没吃的我,竟然低血糖的饿的不行,出门买了个可乐喝,回来时和洗车店老板聊了会儿天,顺带撸了一会儿店里的猫。 果然还是饭团比较粘人,也比较乖! 脱胎换骨般的斯巴鲁,还了车之后我就回去躺平了。 回到房间里,自己好像是从天庭又被贬下凡间了。其实图片整理好有一些时日了,如今已经是五月了,想起阿尔山诸多遗憾还是十分想念那个地方。 我好像真的只为自己而活,活在当下,也从不活在计划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想做的就去做,想去的地方就去。 喜欢的人,不敢喜欢。- 69
- 0
-
银湾、破晓、落晖,在阿尔山拍摄的最后一个日夜!
18号的晚上,我们租了迷彩棉大衣就回到房间开始准备出去拍摄银河,回到民宿的时候碰到几个北京玩越野的大哥一听说我们要去拍星星,也硬要跟我们一起去凑凑热闹。其实阿尔山的观星条件是相当棒的,没有光污染,属于那种抬头就能看到银河的程度。但确实光银河没有前景就很一般,前期的工作做的还是不够,没有找到太合适的位置及角度。 下面这张图是在民宿里的空地上拍的,老板还是很热情的,知道我们看星星,把民宿附近的灯全关了,没有前景地景的星空银河,就是一撮在暗空上的星带。 看着时间差不多就开车往乌苏浪子湖方向赶,原本计划拍摄一个银河倒映在湖面上的照片,但还是大意了,风太大了。到了乌苏浪子湖的停车场时,已经好几个车子在那边了,很多人都在看星星,情侣们躺在全景天窗的小车里一起看着璀璨星河,有个房车大佬也在观测星星。 我们穿着棉大衣哆嗦着开始部署机器的位置,准备着手拍摄银河,说实话,这是我第二次拍摄银河,我对星空的拍摄并不是很熟悉,尤其是参数和拍摄方式,当然我认为这也都是一次一次的实践积累出来的,回想起第一次在草原上拍摄星空,因为没有考虑到夜晚草原湿气和温差,后半夜镜头上凝结了一层雾气,后面拍的片子全部报废。 我在乌苏浪子湖拍的还是个延时的星空视频,但因为后来北京的大哥和我在机器边上唠嗑抽烟的时候没注意,人物的别的光线都出现在了我的画框晃动,再加上后半段开始起云了,一个15秒的视频,可用的部分就只剩下5秒了,实在是可惜…… 辗转了好几个位置,心不死的我拍摄了好几组不同位置的星空,说实话这个拍摄不像白天的场景,快门很高多拍几张也不费什么时间,晚上气温很低,拍星空都是一连拍几百张,一个是回来堆栈一个是用于后面的视频素材,而一张图的曝光时间都在20秒以上,一连几百张下去,寒风中瑟瑟发抖唯有等待。 从乌苏浪子湖到天池附近,再回到民宿附近,又折回到18号去过的哈拉哈河之源附近,最后在这里拍摄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这里的位置比较有意思,银河恰好在地平线上,远处小镇上零散的灯光又充满了烟火味。这部分拍完,晚上追星的行程基本上告一个段落了,实在是太冷了,别说机器扛不扛得住,我反正是拍完就表示扛不住了。 回到房间里开始整理刚刚拍的图,我俩稍微迷糊了一会儿,刷了一会儿手机,眼看离日出的时间还剩一个小时,便出门开始准备拍摄日出,阿尔山的日出让人看到了以为是日落时分,红彤彤的太阳接近地平线的时候,烧的整一片天空都是绚丽的橙红色,就像是日落时的火烧云一般。 我背了两个机器四个镜头一个脚架,还带着个无人机,我朋友走的飞快,虽然我们没差几岁,但目测他比我年轻多的多,他刚好走到太阳快要出来的位置上,光线从他的身子边绽放开来形成了光束,实在是太美了,忍不住按下了快门。 当你第一次看到这张图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这是一场日出,但这真的就是日出进行时拍到的,我拍完朋友之后,远处开来一辆小面包车,只有一个昏暗的车前灯微弱的亮着,从取景器里看到后,我又冲动的按下了快门,脑海里飞速搜索着这个场景,像极了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 说实话,太阳出来的速度比我想象中的要快,我走到一个小土坡上,机器还没架好,不远处的山林已被初阳染红。河谷里的树木在我肉眼可见的速度下,快速的从黄绿相间蜕变成了一抹浓郁的橙黄色。我来不及记录这个蜕变的过程,只能用双眼来见证这个过程。 虽然也拍摄了一段太阳从山后出来的延时视频,但是实在是太快了,来不及反应,那橙红色的太阳就快速变成了金黄且有点晃眼。我们算是最早一批达到河谷附近拍摄日出的队伍,但依旧赶不上这旭日东升的速度。 太阳刚出来的那一会儿是最漂亮的时候,整一片的林子都在逐渐变成这种秋收的颜色,拍摄时还是蓝调时刻的天空没有太多的云,天空直接都倒映在河面上非常的好看。 没有晨雾,稍有些遗憾和失望,拍完日出的我们选择赶紧回民宿补觉,回到民宿吃了个早饭之后便回到房间开始休息,年纪大了,真的扛不住造了,我们一睡就睡到下午。 出门的时候看到两个老乡在草垛子上做农活,那一幕和当时一部由海清、武仁林出演的电影场景很相似,于是我们又记录了这一些碎片式的影像。我觉得这些零散的照片和视频其实很有意义,在路上总是有一些惊人意外的场景发生着,记录也是旅行的一部分。 你们大致也是知道了,阿尔山除了人类之外,能看得到的大型生物其实也就牛群马群之类的,我印象里没有在阿尔山看到过羊群。林子里偶尔能看到小松鼠和傻狍子,但几率很小。 这头牛站的位置和后面的牛群有一种错位感,现在发觉这头牛格外的巨大,比远处的山还要大一点。 这一大片拍摄的位置是民宿老板推荐的,过来的路况其实不太好,前一天我的车前档护板只是裂开了,这天在这里拍摄完往回走的时候,因为没看到泥土里的大石块,开过去把车前档护板直接干碎了。 没有人来的小众地方,整个区域杂草丛生,走进林子里,草深的地方没过小腿,抬起脚来,裤子腿上全是各种带刺儿的植物,有些会撵落至鞋子里,越往里面走,脚就越疼。 清晨的光线犹如一头要征服世界的雄狮,带着浓郁浑厚的颜色;那夕阳的光线,就像一只温顺软糯的小奶猫,9月中旬的阿尔山竟然开始这么冷了,我也是很意外,但还好有这一丝的阳光照射着,就显得没有那么寒冷。 我在林子里转悠的时间比较久,我喜欢夕阳时在林子里,被稀疏的太阳包裹着,被圈圈层层的树木围绕着。 我和朋友一起进的林子,只不过我们的方向不同,我走到河谷边时,看到他已经架着机器在拍摄日落的视频了。 趁着太阳还没有完全躲进我们右手边的小土坡,我在一个稍微高一点的位置上也拍了一些视频的素材。其实本来我不怎么拍视频,延时会拍一些,但基本上还是照片多一些。 回到林子里找寻刚刚进来的路,我们在和身后的落日竞赛,快速的往外面走去,想找个一马平川的地方记录这一天里那最后的太阳。 不负所望,在一片草地上记录了这一刻,仿佛这一天异常的圆满,从漫天星河到旭日东升直至着日落西山时。 拍完日落回到民宿附近,感觉天空出现了异象,好像是一场大雨即刻会倾泻而下。没想到几声闷雷之后便没有了刚刚的一幕,我心想大概是仙人渡劫吧。 阿尔山的秋,放眼整个大兴安岭地区来说,算不上十分惊艳,每个地方都会多多少少留下遗憾,有遗憾就会有再来的计划,出门在外的我们其实都知道,没有哪一次的拍摄或旅行时十全十美的,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有缺失遗憾也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 关于阿尔山更多的拍摄机位,你可以留言或在公众号私信交流,有机会可以一起出行。 20号我们就往呼伦贝尔回了,后面会去敖鲁古雅一些地方记录最后的秋天,那就下一次再见了。 再见,我远方的朋友!- 73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