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点从安多县出发,经过唐古拉山,穿越可可西里保护区,看到红色河水的三江源沱沱河,意外捕捉到了藏羚羊。
其实真的就是进去房间一恍惚就又起来了,天还没亮,起来时我特地看了时间,5点38分,我在马哥的车边拍下了马哥的车子,马哥可能都没睡着过,清晨趁我们在休息的时候,出去加油还受了一肚子气。24小时的安多县中石油加油站,五点多关着灯,加油站值班人员不给加油并还说马哥打扰他睡觉了,用藏语骂骂咧咧的,期间还发生了肢体上的冲突。 出门找了个开了门的早餐店吃饱就有出发了,由于不是清真店,马哥没吃早饭,就带着我们继续赶路了。六点多的安多县,天空泛着鱼肚白,是个阴天也看不到日出了,唐古拉山的主峰想都没想,自然也是看不到了。 路上又开始下雨了,109的这个路段真的路况很差,全是炮弹坑,走上这条路才知道什么叫做路途颠簸,因为道路造在冻土层上,这条路上又是大车偏多,一边刚修好,一边又坏了,目测只有造高架才能一劳永逸。 日出没看到,马哥依然有点困,疲劳的双眼充满了血丝,我有点反悔了,不应该选择往回走,我起初不知道,通常他回西宁车子都是托运的,没想到这条路上这么难开。 一路上过来,一直看到路边很多这样的棒棒,马哥说是散热棒,为了降温用的,回来查了才知道原理。青藏高原上有许多地方是冻土地带,高原阳光强烈,表层土壤在夏天时会融化,但下层仍是冻结的,叫永久冻土层,到冬天就全都冻结实了,冻土层的含水量很高;修了公路铁路后,原来吸收热量的草皮没有了,表层土壤就会加速融化,会让表层土壤变成大泥潭,公路铁路都会变形,影响行车安全性。于是,就在路边埋设一些散热棒,把阳光照射储存在表层土壤中的热量吸出来,再散发到空气中,就可以减缓表层的融化速度,让表层土壤少融化,保证公路铁路路基的稳定,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第一站到了唐古拉山打卡的石碑前,看不到雪山,但是让我感受一种身在异世界的感觉,是科幻片里的诸多场景。色彩丰富的山体,浅浅的披着一层雪衣,远处还有很多结了冰的小湖泊,看不到山的全貌,瞬间增加了些许神秘。 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记录一下自己抵达的每一个海拔点,这块石碑是个标准的网红打卡点,幸运的是我们来的时间真的太早了,现场几乎没有人,而且今天的天气不好也看不到连绵的雪山山脉。 唐古拉山脉是青藏高原中部的一条近东西走向的山脉,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北部和藏青边界西段,西接羌塘高原,东邻横断山脉,唐古拉山脉是怒江、澜沧江及长江的重要发源地。 云雾稍微散开了一些,但依旧看不到上方的雪山真面目,也挺好的,可能有些时候这些神秘感令人兴奋。 大大小小很多个湖泊,因为接着一层很薄的冰,所以从远处望去像极了一面面镜子。 这是一张异世界的五毛后期作品,后期的效果非常符合我当时站在那个地方按下快门的动机。 唐古拉山与喀喇的昆仑山脉相连,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老鹰都飞不过去的山。 今天其实照片很多,但是比较单一,今天也要赶路但是最艰难的部分已经度过了,去的地方不多,唐古拉山和可可西里以及三江源,沱沱河等。其中可可西里的照片就占了多数,毕竟路程最长风景最秀丽多样,而且有很多的生物出现,其次就是唐古拉山山口拍到了各种关于雪山的幻想图。 其实网红打卡点,千篇一律的雪山和草原真的挺没劲的,我更喜欢一个人寻找不一样的风景,不光是自己看还是拍摄下来作为记录都是不一样的,我就是不想和芸芸众生一样平凡而又普通,冲破枷锁,冲向自由,我就是要做那只翻越高山的雄鹰,遨游天际。 雪山边快速驶过的和谐号列车,不知这一车的游人,终点在何处。 我不是一个摄影师,也没有高超的技巧,我只是单纯的希望用我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快乐的时光,哪怕照片不完美。 当然,如果这些照片还能够给你带去些什么,其实无论是快乐还是忧愁,我都会倍感荣幸。 至少可以说明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并不麻木,仍怀揣梦想,对热爱的事物依旧保持最初的心。 欢迎您再来西藏,走过北大门就算是彻底告别了西藏了。这条路上明显大车居多,318的一路上很少看到拉货的大车,可能109地势更平坦一些,没有那么多的盘山公路。 站在路边和马哥抽烟,路过这会儿的,天气真很冷了,天空飘着从雪山上吹来的雪花残片,风很大刺骨的冷,吹在脸上风像刀片一样可以刮出划痕,捏灭烟头继续赶路,倒吸一口冷气,是来自青藏高原的问候。 很多人给自己不愿意踏出家门去旅行找了一百个借口,愚蠢而又可笑,多年后这些人经常后悔,年轻时没有出去多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与其他人说起你看过的世界都只是别人发过的朋友圈,你从没有踏在那片土地上用自己的心灵和双眼去感受过。而我,从来不找理由。随时保持出发,走就完事了! 抹茶慕斯蛋糕的大地啊,天空中的白云像是焦糖抹在蛋糕上,一层一层看着很舒适,给我一把勺子我能一口一口吃掉整座山。 山谷里有一束来自天上的光,也许是仙人登天,也许是山谷里蕴藏什么宝物横空出世,天空中的云朵真的想席梦思的弹簧,一圈一圈。 几头野驴子在散步,西藏野驴是一种在开阔地带活动的动物,主要生活在平原、高山草甸、宽阔的山谷和草丛及莎草丰富的丘陵中。这里的地貌和地势很符合野驴的生活区域,目测自己已经很接近可可西里了,在这里看到的一切生物我们都习惯在前面加个野字,无人区不太有人圈养,就当是野生的了。 109上徒步的小伙,带着两条狗,狗子拖着疲乏的步伐,心中也许想回到老家,在家里一日三餐,早晚两次溜达就行,在这里日晒雨淋一走就是一整天。 一只牦牛孤独的站在高原上,从容不迫的风度,显示一副端庄的模样。野生牦牛体型特别的大,牛角也是特别大,胸腹部的毛几乎垂到地上,形成一个围帘,如同悬挂在身上的蓑衣一般,青藏高原的野牦牛多数会被牧民抓去配种,但是远远地望去就知道它不好惹。野牦牛一般不会主动进攻人类,只要你不去招惹它,它一般也不会来招惹你。 沱沱河又称托托河,曾一度被以为是长江的源头,随后经过多年验证测量后,发现当曲才是长江正源;沱沱河在蒙语意为“红河”,现场看到也是十分不解,为什么河水是红色的,也许是红土地被冲刷导致的。 红土地上放养的羊群,它们肆意的在地上打滚,在绿地上啃草,享受日光浴,活在当下的最好诠释,未来也许会走进屠宰场被人端上餐桌,但是没关系,现在开心就好了。 一排排的工程车,颜色鲜艳的堆放着,看着很舒服。 可可西里的路不好开,时雨时雪,路上我也忍不住打了个瞌睡,恍惚感觉自己睡了很久,猛的一睁眼,马哥还在说话,还是刚刚那会儿的话题。而窗外已经有一种要日落的感觉了呢,阳光挥洒在草原上像是撒了一把黄色的麦子,夹在中间的草地看着十分耀眼。 云已经真的和动画片里一样了,贴着地面漂浮着,雪山经过刚才的路途,变得狭小,我用手去丈量就只有一指长,这片大地有些时候很大,有些时候真的不过手掌大小,握住拳头,把山川大地收在自己的手心里,我是个自私的人。 藏羚羊底绒制成的披肩称为“沙图什”,是世界公认的最精美最柔软的披肩,但是一条披肩往往是以数只藏羚羊的生命为代价而织成的,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不要为了一己私欲把你肮脏的手伸向这片土地。 可可西里原本是个地理名词,它紧临昆仑山脉,位于青海和西藏的交界处,所以它的名字有两个意思,蒙语代表青色的山梁,藏语意指美丽的少女。可可西里因为人迹罕至,使得其成为藏羚羊及其他高原动物的生存乐园。2021年8月,国家林草局最新发布,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保护和打击盗猎力度的加强,我国藏羚羊数量已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不足7万只,增加至目前的约30万只,藏羚羊保护级别也从濒危物种降级为近危物种。 可可西里的一个路边,铁路和公路的中间有一个水塘,意外的捕捉到藏羚羊,这一次真的是藏羚羊本羊了。去的时候差不多是他们集体迁徙的时候,可能这几只落单了吧。我们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不敢大口喘气吓跑了这些精灵,而我也是在静音快门模式快速的连拍了十几张。 藏羚羊背部呈红褐色,腹部为浅褐色或灰白色。成年雄性藏羚羊脸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标记,头上长有竖琴形状的角用于御敌。1988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确立其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藏羚羊是很一个十分古老的物种,藏羚羊的祖先可追溯到晚中新世。藏羚羊与野牦牛、野驴在青藏高原并称为藏北高原的“三大家族”,而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的一个旗舰物种。 开往格尔木的路上又开始堵车了,当晚我们赶到格尔木的检查站又是黑夜了,晚上在黑夜里堵车堵了3个小时,让我对格尔木这个地方真是好感全无。检查站官僚腐败,公职人员躲在房间里玩手机刷视频,就是不在现场维护秩序,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什么叫做天高皇帝远,就专欺负你们这些老实百姓,当晚我拍下了堵车现场的视频及不作为的执法人员,还被某跳动旗下产品给禁言了,打当地的交警电话,半天也没人来处理,一等就是三个多小时,最后还是马哥找了当地人,托了些关系才快速通过,交警还说我们老实啊,排在后面排队,你们早就可以开到跟前来了。 呵呵呵呵。 不让人民群众监督工作了呗?还不让拍呗?吐了! 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即使远方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也无须在乎,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 汪国真 《旅行》- 62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