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其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当个追风少年在冬季造访冰雪阿尔山!
这个季节确实来阿尔山的人不多,毫不夸张的说,除了过来踩线的旅行社,游客和拍照的人真的一只手的人数,我今天出门的时间很早,早上还碰到三个北京来的客人,我开车尾随她们去了早餐馆,她们已经来了一星期了,对于吃早餐这件事还是要相信过来人。 为了今天能够有力气背着几十斤的设备好好拍照,我早餐吃了四个大包子+羊杂汤,吃饱喝足加满了保温杯的热水,检查了一下车子的情况后加了一百块的油加满后,便正式开始了去阿尔山森林公园。 从酒店出发到阿尔山55公里看似不远,但也确有近2小时的路程,主要是路不好开,别的季节来估计一小时不到就能到了。 虽然提前买了票,但是抵达森林公园大门时还是要去取纸质的票据,然后可以选择自驾或乘坐他们提供的交通工具,从自由度上来说肯定是自己开车舒服了,但是同样的从风险考虑肯定是乘坐他们的车更安全。 门票正常195元,这是淡季的,旺季会涨价,具体的请参考阿尔山的旅游网站或售票平台,门票48小时有效,第二天进去不用再花钱了。 自驾进景区还要签一份森林防火的承诺书,一般淡季进去时,工作人员会给一个电话号码在单子上,说是迷路了可以呼叫这个电话,可惜我刚进去不到10分钟,这张保命的承诺书随风飘走了…… 上路后戴上耳机就原地起飞了,太美了,道路边零零散散的红色植物,火红地映照着这条道路,路基下的冰层还未完全开化。 乌苏浪子湖是进门第一个就能抵达的景点,如今的乌苏浪子湖依然是白茫茫的一片,但是远处的树林在光线下呈现出秋天的感觉,冬季的湖面与秋季的森林来了一场颜色的碰撞。 四面环山的乌苏浪子湖又名金江天池,据传也是火山喷发后留下的火山口湖,当地人叫乌苏浪子湖为四十九号泡子。当我站在白茫茫的湖边时,也能够想象夏季或秋季前来,这里一定会有额外的惊喜。 到那个季节时,这里一定是水面如镜,倒影肯定很美;但是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美,冬季虽说是白茫茫的一片,但是这不也是一个南方人所喜欢的吗? 沿着旅游线路再往下就是不冻河的区域了,对!不冻河就如它的名字一样,不会冰冻的河流,无论是零下40度还是更低的时候,20公里的流域都不会冰冻住,不但不会结冰,水中还茂盛的生长着水草,河面上冒着腾腾的热气,像一层薄雾漂浮在河流上,不冻河之所以不冰冻,都依托于附近有大量地热存在的缘故。 冬季前来就格外有意思,岸边白雪皑皑,而且有些附近的小流域都冰冻三尺的情况,而不冻河的主要流域却水流湍急,在这里岸边拍照都要注意脚下,你得确定自己踩得到底是架空的冰层还是扎实土层,水确实不深,但大家应该都知道,冬天掉进河里总归还是危险的。 来这里打卡的人确实不少,当牛儿下水吃水草的时候更为唯美,河流和牛群,还有附近的山林,可惜当天去的时候没有看到牛下水啃草。当天在不冻河附近拍长曝光时,相机和三脚架险些就没有了,我在冰层上没有站稳摔了一跤,差点把脚边的脚架一脚踢到河里去。损失了一张长曝,还好机器没有大碍。 从不冻河下来的路上,在桥边碰到了一个似乎在打鸟的老法师,老师拿着大口径的定焦镜头拍的远处我也看不清有什么。友好的交流了一番,最后加上了老师的微信,交流中才发现是老乡……杭州西湖区的大爷,最后问了才知道镜头是索尼G大师600mm定焦,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从不让我等失望!我拿着400端的大变焦也没看到大爷说的鸟,大爷却始终很执著地对着那个方向按快门! 沿着主干道往前开会经过天池镇,镇子上有很多的牧场,里面有温顺又可爱的小牛,也有很霸气侧漏的公牛。 不屑一顾的日常神游,仿佛此时的这头牛,思绪已经飘远了,牛生幸福。 是角度的错位,还是真的牛啃牛?牛也内卷的很啊!一嘴下去半个牛头没有啦!但换个角度看,仿佛牛牛在秀恩爱呐,下巴搭在了另一头牛的头上。 阿尔山真的有很多天池,我来的时候从网上查到的就有8个大大小小的天池,不出意外这个在天池镇边的天池也是一个火山口湖,天池应该也算是最具特色和最具代表性的火山遗迹了。 阿尔山的天池水位据说从来没有变化过,而且天池的深度也从来没有被测量出来过。海拔1332.3米的阿尔山天池,仅次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和新疆天山天池,位居全国第三。 大概是我来的季节缘故,门口并无人检票,走进天池景区要经过一段长廊,旺季时这里应该是售卖土特产或缴纳游客智商税的铺子。无人的集市,屋檐边垂挂着长长的冰锥,掉下来被砸到还稍稍有点疼。 要看到天池全貌得爬上这一千层的台阶,层层而上背着几十斤的设备虽然很累,但也是咬咬牙就上去了,毕竟这里有路有台阶还算好的多了。 走到半山腰时回头便能透过这杂乱的树木看到远处的天池镇,已经俨然有了一览众山小的既视感,但对比远处的高山来看,我这爬的似乎只是一个小土坡。 放大的看特别立体,错乱中却有着层次感,中间的道路将城镇和林场分割开。 快到山顶时,靠在护栏上休息了片刻,这台阶两边的树木枝头垂挂下来给这条山路形成了一个天然顶棚,树叶茂盛时这条山路应该也很美吧,在山林间吹风登高。 没有一丝丝意外,天池被白雪覆盖着,但一样很美,天空和山林上的树以及白雪天池,结合在一起就像一幅油画。在天池边放飞了无人机,就真的放飞了,火山口的环形地形风不是一般的大,无人机起飞没多久就飞远了,逆风下险些飞不回来。也不知道是因为山顶过于安静还是我一个人的缘故,我总感觉附近有一个东西在盯着我。 山下牧区的人说:天池的水质很好却没有生出鱼来,投放过鱼苗,但是不仅没有见到鱼长大,也没有看见过死鱼漂浮在水面上过。也许天底下所有的天池下,都有一只沉底的神兽在默默护佑这一方土地。 下山时特地试了一下栈道边的雪有多深,全支开的三脚架丢进去只剩下一个顶了,人踩进去就只剩腰以上的部分在外面了。 从天池下来看到了马群,其中有一只肥壮的马儿在雪地里啃草,圆滚滚的肚皮,壮硕的肌肉,这马的伙食应该不错啊! 从天池出来的时候迷了路,走错了一条道开进了一条没有路的小路,沿着开就能看到一个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牌,我感觉自己应该是开错了,在一车道的雪地上反复挣扎调了个头。 这个位于大兴安岭山脉的西南麓,总面积103149公顷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实在是太大了,整个景区的人一只手能数过来,你置身在任何一处都有一股一个人承包了一整个区域的感受。但也是因为景区很大,所以真的也就没逛一会儿就下午了,到三潭峡的时候已经是下午3点半了。 冬季的三潭峡能看到峡谷却不见那清澈见底的湍急流水,目前依然是冰冻三尺的情况,但是三潭峡内的走一走呼吸一下自然的空气,走到景区的尽头便能看到哈拉哈河的源头所在。 沿着岸边小路随河而行,弯路颇多,峡谷奇石很多,造型奇特。峡谷内有三潭,故称三潭峡,但冬季的三潭峡你只能感受到,森林峡谷,好在植被茂盛,就算是冬季来也是森林氧,而且三潭峡内的小动物很多,那机灵胆小的松鼠及停在树上的啄木鸟等等。 产地在苏门答腊的黑眉拟啄木鸟,长得一副不太聪明的样子,但是我确实头一回看见啄木鸟,也是头一回看啄木鸟啄木。也是这哒哒哒的声音才让我看到了他,也许是太久没人来了,他友好的停在我的不远处,向我嗷嗷叫,并时不时的摆动自己的身子。 往回走的时候天色渐晚,余晖洒在这雪地里,有两个小坡叠在一起,阴影之下就像是坐落在平原上的山脉。 日落与日出的光线最柔和,照射在任意一个物体上都能呈现出温暖的感觉来,甚至能够改变季节的颜色,让人分不清究竟是冬季还是秋季。 路边的蓝色木屋在这个季节也是格外好看,黄色的草地,枯黄的树林,若能居住,可以对着门前的不冻河而住下,每当夕阳西下,享受这一方宁静也是不错的体验,只能想象一下这种避世的体验,实际居住还有些难度。 出来的时候,大门口的工作人员已经下班了,但是仍然还在门口等待着我。 回去的路上,看到路边的景色甚好,人都是贪恋这世间的美好的,我在雪地里停了车,走向那金黄色的草原,这远方的云仿佛下一秒就要变脸似的,光线从云上照射下来映照在远处的山林之上。 今晚的晚饭吃的很随意,回去的路边找了一家炒饭店,扒了两口扬州炒饭就回了酒店休息了。明天还得再上森林公园,所以早点去休息了。 晚安,我远方的朋友们,明日再见了。 心里空荡荡的了,好像不喜欢你之后,我就再也提不起兴致去喜欢一个人。- 69
- 0
-
Why do I Travel ?
上一篇的阿尔山之旅仿佛是踩点,而这次我似乎真正的看清了阿尔山的真实面貌但又没看的特别清。 早上出发时状况频频,每一天的出发前我都会检查车子的情况,今天检查车况时发现轮胎被扎了,好在隔壁的修车行刚好开了门,把车胎补一下,老板还是挺热情的,闲聊之余顺带了解了一下阿尔山哪些时间段是旺季。 车子修完我还是去了昨天的早餐店吃的早餐,阿尔山真的不大,这个季节来的外地人也不多,导致老板还记得我! 吃完早餐加满油我又火急火燎的赶到阿尔山森林公园去了,今天的路上开的飞快,因为今天天比较暖,路上很多被冰雪覆盖的地方都化了,再加上对路况的熟悉度,我今天就花了50分钟就赶到了大门口。门口的工作人员还是昨天那一个,例行的问候+登记,唯独少了防火承诺书,当然我也忘记了问他要上回那个救援的电话了。 今天进门之后比较拖沓,我今天只想去驼峰岭的天池,进门的时候在乌苏浪子湖不到的河流区域逛了一下,利用无人机查看了一下流域的情况及冰面的情况。这冻住的区域和没有冻住的区域从空中望去就像是一个大脚印,仿佛有巨怪在河流上行走过留下的足印。 走到路边往河面望去,河水在阳光下呈现出非常梦幻的深蓝色,像是上游的蓝色颜料盘打翻了一样。 冻住的一面,有一区域吸引了我,从空中望下去就像是一枚瓜子仁,如果是对称的一对,就像是一双眼睛。单只的眼睛也很独特,看得出冰层下的水域很深,望不到底。 冰层的裂纹加上这一区域的结构,让我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心,反复查看了冰面后我决定走到冰层之上仔细观看。 看得出来冻得很严实,但走到冰面上后发现远远没有天上的视角来的震撼,冰面上有一层很薄的水导致冰面异常的滑,部分区域踩上去后嘎吱作响。 既来之则安之,走都走到冰上了,就算是听到那像是冰层开裂的声响,此时再回头也来不及了,不如就此作罢好好的感受一下。站在此处望向远方,脑海里幻想的是那挪威冰岛的风景,要是这深蓝色透明的冰层一望无际,天空中还悬挂着极光会是多好。 于是在我回去后,用PS做了一张脑海中幻想的图片。 离开冰层走到路边准备回到车上,无人机在飞回来途中,我看到了这样的一个场景,很喜欢便记录了下来。我过去的很多的照片里,都有这样一半一半的画面,我很喜欢一半温暖一半寒冷的感觉。 车子开到昨天遇到老乡的位置上,我再一次停下来对着不冻河的远处,今天真的没有了鸟,但是河边的冰层也很好看。 蓝色透明的冰,上面盖着一层云顶咖啡的雪盖,冰下的冰锥连着河水,在河面上接着一层薄冰,而主要的流域却水流湍急。 今天的乌苏浪子湖不再是一望无际的白,今天的乌苏浪子湖有点热闹啊,湖中央停留着一大群的鸟,我的焦距实在是不够了,600mm的焦段也捕捉不到这些鸟的细节画面,而且拍摄的位置积雪到大腿处,我几番折腾最后走下了乌苏浪子湖的湖边,因为盖着雪不知道深浅并没有冒险下湖。 当我带着三脚架和相机下到湖边时,积雪已在我腰部位置,脚下十分寒冷,但是我想找个好一点的位置去拍摄一下还真的不太容易。此时的身后突然来了一辆警车,下来了两个警察叔叔,走到我身后问我在干啥,我说在拍鸟,于是,我被他们拽了上来。对,我被他们两人架着来到了上面。对我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并且告诉我:前阵子有个摄影师下去,结果就掉到下面去了,还好被路过的人看到,救了上来;要是没人看到,溺死在里面,估计得雪化了才能知道。反复对我进行了思想教育后,我说我不下去了,就拍几张就走,然后他们说,你拍吧,你拍完我们看着你走…… 既然警察叔叔都这样说了,我也不好意思“耽误”他们太多时间,于是我把三脚架支起来,努力的拍了一些鸟,顺便用定焦拍了全景,回去可以拼接一张乌苏浪子湖的大全景,然后横拍竖拍的再拍了一些鸟在湖中的照片,再恋恋不舍地离开。 警察叔叔的车一直跟在我车后面,直到我离开这个区域,他们才调头离开。还是很暖心的,我也知道危险,但是万万没想到我觉得的危险和警察叔叔认为的危险定义不同。大概是我前面下到冰面上就被他们看到了吧…… 今天在不冻河偶遇了牛群在附近,牛站在水里啃食水草,大口吃草的感觉看着很舒服,不知道水温怎么样,看得我都想下河去体验一下了。 这只小牛在水边的时候看到我就一直叫唤,一直在躲闪我的镜头,上岸后朝我走了几步,叫了几声后转头便离开了,仿佛我们都在彼此试探。 我特地停在它们上来的位置,只可惜牛也怕生,看到我占用了它们的出口,它们便绕道重新找了一个口子上岸。这只牛上岸后一直回头看我,走几步便回头停留看我,仿佛在吐槽我占了他们的位置。 这牛角真的尖啊,当天我里面还穿着一件很显眼的打底衫,我也不敢贸然的走到牛群里去,我怕最后可能是血染不冻河的局面。目送牛牛们吃饱喝足上岸后,我便开始继续跟着导航往驼峰岭方向赶路。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我赶到天池镇时,水快喝完了,于是我去了镇子里找店购买水,或者给保温杯装水都行;我敲了一家又一家的门,没有一家是开门的,我甚至站在天池镇的中间大喊:谁家开门的,有人吗?有人在吗?呐喊过后除了乌鸦叫再无别的声音,寂静得令人产生了一丝恐惧感。 我沿着镇子的道路一直走,一直走,走了一圈又一圈,最后在一个畜牧的地方看到有一间房子炊烟袅袅,急忙下车询问,一个大娘开的门,真的很热情。见我上门问我缘由后,拿出两瓶康师傅凉白开,随后问我去向,我说了驼峰岭后便开始问我有没有保温杯,我说有的!然后给我打满了一壶水,接着问我吃过没,我说我一会儿吃几块饼干就行。听完后跟我说,他们家刚好准备吃午饭,做的东北的炖菜,如果我不介意可以一起吃点。然后我也是厚着脸皮答应了,饼干再香都没那一锅的炖菜来的香! 吃饱喝足后我问大娘多少钱,水+午饭一共多少钱?大娘说算了吧别给了,咱家也不是开门做生意的,不算钱了。 我踏出门后感觉还是有点难为情,上车招呼大娘,往大娘手里塞了五十元后便与他们一家人告了别。不是价值多少的问题,是他们的热情,在这个大冷天的时候救了我一把,温暖了我。我把我口袋里最后的现金全给了她,这年头还真的没有出门带现金的习惯,我这五十块还是上回在西藏的时候用过剩下的。 如果不是这一家人,我可能真的要去啃雪吃了。 开上这条没有路的雪道,路上的轮子印记是我压出来的,我的前面没有轮胎印记,弯道处的积雪最深没过半个车轮子。我越往前开越觉得迷茫,再不济也不至于一条道路上没有车轮印,可是高德却一直跟我说继续前行,看了一眼目的地也没错,所以一直在这条道路上漂移前行,方向盘都已经无法掌控了,车身子和我的方向是反向的。 谁能想到,我在这条路上折腾了近两小时最后原路返回,是的!我开到一半打了退堂鼓。为什么?因为一个犹豫,我经过一段路的时候看到前面的路牌只剩下一个牌子在上面了,积雪很深,我犹豫了一下踩了一脚刹车;踩完这脚刹车后,整辆车就陷在雪里无法动弹了!一辆全时四驱的越野车彻底的陷在了雪里无法动弹,无论我前进还是后退,无论我怎么转向猛踩油门只闻到糊味以及那轮子打滑的响声。 我彻底慌了,原本以为不可能发生的事,发生了在自己身上。 我坐在车里平静了一会儿,然后掏出手机,发现iPhone没有了信号,此时我的恐惧又增加了一分,然后再拿出正在导航的小米,看到移动信号全无,电信的信号只有一格,但是下一秒那一格的信号也突然消失了。 然后我就懵逼了,我穿上羽绒衣下车,开始拿着手机四处寻找信号,好不容易有了信号后我连忙给服务中心打了电话,我说我车陷在雪里了,需要救援。她问我在哪,你是尾号7072的杭州客人吗?我说是的,我在去往驼峰岭的一条山路上,全是积雪,我现在车子陷在雪里无法动弹需要拖车给我拉出来。 完了,她们表示目前暂时没有拖车,需要去外面调度;而且我在的这条路,最近几个月来已经很久没人去了,去驼峰岭有另外一条路,我在的位置拖车还不太好上,要等,起码要等好几个小时,目前也不知道需要多久的时间,让我保持手机电量,保持通话等待救援。 我挂断电话后感觉彻底懵了啊,回到车上开始统计自己一共有多少口粮和水,并且计算了一下我能等待多久。外面的气温会随着时间不断地下降,晚上会降到零下,虽然车里是暖和的,油还有大半箱,理论上问题不大。 在森林里,这里的林子里啥都有,也不确定天黑后会遇到啥,晚上下车上厕所估计会不行。 坐在车里想了很多,最后好像也没那么害怕了,还掏出了手机拍了视频发了朋友圈自嘲。 最后,趁天还亮着,还没有这么冷的时候,与其干等着不如自己想想办法,搏一搏万一可以呢? 我检查了车子卡住的原因,随后开始动手挖积雪,前轮的积雪还是松的,铲起来很快,后轮那积雪比较硬,挖起来有点费劲,还好此时尿急,一泡尿浇化了一些积雪。 通过几番折腾后,我大致把车轮里的雪都挖掉了,随后在路边捡了很多的干树枝树叶垫在那些雪上,一脚油门出来后,我连忙调了个头,调完头之后我就坐在车里歇息,并给服务处打了电话告知我已自救。吃着士力架喝着一口牛奶,静静坐在车里歇息,眼睛往林子里瞥了一眼。 看到个像熊一样的黑不溜秋的小东西在一棵树边看着我,吓得我手上的Snickers都掉在了腿上,连忙关上窗户。人下意识总是害怕的,吓得我一脚油门踩下去,直接逃离了现场。 开远之后,我也不敢下车,打开天窗把无人机放在车顶上,然后拍了一些跟车的视频素材,因为此时的我已经打消了去驼峰岭的念头了,我以为这一天就这样了。 快开到大路上时,我才放心下了车。 在出口的地方碰到一个骑马的小哥,我随口问了一嘴,驼峰岭咋去?他说,你不是刚下来吗?我说,我开半路上不去了。 小哥说,哦,你还没上去啊,这条路不好开,你得往外面走大路,大路能过去! 一听到还能去,看了一眼时间,快三点了。 火急火燎地开到大路上,沿着大路一直飞奔几十公里,都开到呼伦贝尔的扎兰屯境内了,才抵达那驼峰岭天池。 真的太不容易了,到达时他们都下班了,其实他们只是见没人来就提早关门了,我说我从杭州来的,开了几千公里,就为了看一眼驼峰岭天池。 好说歹说给我开了门,登了记,然后我就开始了爬山,一直爬到上面看天池。 其实我知道上去后,天池大概也是白茫茫的一片,可是人往往有些时候就是不甘心啊,不甘心来了没去,不甘心万一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景色呢。 如名字一般,就是一个很大的骆驼脚印,传说中有一只骆驼虔诚地穿过崇山峻岭,踏过无数河流,不知走了多少天,实在筋疲力尽,便在此处趴了下来,那之后驼铃不响了,逐渐变成了一座山峰,从驼峰上滑下来的铜镜滚落到半山腰,化成了这一汪池水,便是如今的驼峰岭天池。 空荡荡的山谷只有我一人,呐喊之下回声不断。景区管理人员走到我身后和我说,我来得不是时候。我与他说了我要的景后,他与我说道:你得再迟点来,再迟二十天便有了你要的景色了,或者再早点来,早来一个月,也有你要的那种景色。你此时前来不尴不尬,啥也没有。 很遗憾,来早了。 他说山上一个人都没有,怕我一个人一会儿翻过那不能去的台阶,走到天池边有危险不自知,就上来看看我。 闲聊间我便开始收拾东西下山去,说实话,有一点点小小的失望,只能说很遗憾吧。 回去的路上我打了电话给小姐姐,安排了今天的住宿,今晚得住在阿尔山市,因为明后两天都要做48小时核酸才能回到呼盟。 回到阿尔山市,找到了客栈的位置后,天色已暗;但是阿尔山的城市建筑太好看了,很有那北欧的感觉。 来不及拿相机了,掏出手机拍了几张近处的建筑,这天空蓝蓝调子,这些堆叠的建筑,那个时间段结合在一起,真的有一种在格陵兰岛的感觉。 客栈的老板娘很热情,订的本来是个标间,但是她跟我标间床有点小,可以自己上去看房间,随便选,选一个看得顺眼的可以换房间,不用额外加钱。 选择障碍的我选来选去,最后还是挑了个家庭房,还是两张床比较适合我,我东西特别多。 房间还是挺干净的,该有的也都有,位置也还算好,100元一天。 就是这个季节的供暖真的没有刚来的那会儿这么给力了,晚上直接睡还是挺冷的。 东西收拾完,躺了一会儿,晚上出门去,我又去吃了个蛋炒饭,顺便问了做核酸的地方。回到房间后大概也是一天的状况太多,实在是累了,躺床上玩了会儿手机就睡了,半夜把我冻醒了,起床开了电热毯才睡着。 计划明天是去做核酸,顺带逛逛阿尔山的城市。 碌碌一生,平庸且短暂,人的一生真的很短,没有人可以预知明天会如何。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真的只是为了结婚生子繁衍后代吗? 难道不是为了看这个世界,花怎么开、水怎么流、太阳如何升起、夕阳又如何落下。 如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如此,那你究竟是活了365天,还是活了1天却不断重复了364次? 为什么我要去旅行? 对我来说风景固然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我走过的路,体验过的冒险,沿途听过的故事,在路上结识的新朋友,这所有的一切汇聚在一起时,就是我出门去的意义。 我不甘于就此过平庸的生活,人各有志,我只是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人生道路罢了。 去他乡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感受不一样的风景与文化,尝试各种美食。 不做计划的计划,调整心态去接受这个世界,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更多的可能。 图文原创,图片已登记区块链,禁止盗用图片。- 68
- 0
-
在阿尔山的最后一天,我拍了星星以及建筑!
关注我朋友圈的人肯定早就看过了星轨的视频+图片,当天的晚上凌晨1点左右其实我有尝试去伸手不见五指的林区附近拍摄星星,但是独自一人在山林附近还总听到怪声,加上我对银河升起来的位置计算出错,最终种种原因加在一起迫使我驾车返回了城区。 银河终究是没能挑战一下,勉强地在客栈门口用两个不同的设备,拍下了三组关于星星的图,第一组用的是iPhone X拍摄的星空,在一个抬头能看到漫天星河的地方其实只要手机翻过来丢地上就能拍到了。第二组是在测光时拍下的废片,回来用旋转堆栈的方式合成了一张螺旋发射装的星空。 第三组是不太完整还算完整的星轨,前景是客栈的楼顶,后期直接抠出来刷黑了。星轨在星空摄影的领域确实属于有手就能拍的东西,对相机和镜头的要求属于没有要求,银河拱门或夜景的拼接我目前还没有机会尝试,仍在努力探索和学习中。 星星连成线画成圈的感觉比较浪漫,更像是一幅用时间凝结的表白信。 这一天也算是在阿尔山的最后一天,拍完星星回去睡觉,醒来就再去做核酸,做完核酸的我还是去逛了一下,报告要在下午出,我又不想开夜路回海拉尔,所以再睡一觉隔一天一早就出发往回走,在下午三点前赶回呼伦贝尔境内就行,核酸就仍然有效,可以避免掉很多的麻烦。 这个童话小城的市区有多大?当无人机起飞时,我发现手机的画框里刚好全部涵盖进了整个市区! 阿尔山市的市区区域就是一个画框里全部涵盖了,飞的不算太高都没到120米就把整个市区核心区域都拍到了。 有点沙俄风格的建筑,应该是个酒店,雪天的时候还是挺有那股味的。 这个尖顶的钟楼,欧式风格的建筑,靠近马路的那一面是个演艺活动的售票大厅。 钟楼后面的区域应该还是酒店,被白雪覆盖着的欧洲风情小镇。 走上街道,放眼望去都是这样的建筑,杭州天都城里也有欧式、法式的建筑,但和这里相比,我感觉天都城着实拉胯了一些。 这幢建筑应该是阿尔山市区里最高的建筑了,我看正脸写着蒙古银行,房顶比较好看,和下方的建筑好像有点不太搭,但是依然让人眼前一亮。 2022年的4月4日早上我就往海拉尔回了,阿姨知道我一早要走,给我弄了只烤乳鸽,还有我要吃的玉米饼作为践行的早餐,食物的丰盛让我一早拥有了无限活力。乳鸽早上没吃完,我带回了海拉尔当做了晚饭吃。 回来的路上也都是有的没的拍了一些回程的照片,基本上都是公路上人烟稀少的场景。就是一整条公路,站在路边几十分钟,一辆车也没,一个人也没。 往回开的时间比去的时候快了近一倍还多,熟悉了这雪地驾驶技术的我,感觉自己的驾驶技能熟练度达到了99%,回程时基本上把油门焊死了。 回到了我那几日不见的狗窝甚是轻松愉快,回到家放下行李和设备后就去给陪伴了几天的斯巴鲁洗个澡。 简直就是伊拉克成色,战损版斯巴鲁,大概是回来的时候全程保持高度专注力开车的缘故,加上午饭没吃的我,竟然低血糖的饿的不行,出门买了个可乐喝,回来时和洗车店老板聊了会儿天,顺带撸了一会儿店里的猫。 果然还是饭团比较粘人,也比较乖! 脱胎换骨般的斯巴鲁,还了车之后我就回去躺平了。 回到房间里,自己好像是从天庭又被贬下凡间了。其实图片整理好有一些时日了,如今已经是五月了,想起阿尔山诸多遗憾还是十分想念那个地方。 我好像真的只为自己而活,活在当下,也从不活在计划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想做的就去做,想去的地方就去。 喜欢的人,不敢喜欢。- 69
- 0
-
秋天必去的最美县道,一条隐藏在大兴安岭的神秘公路!
眼见着2022年就这样要结束了,今年的诸多事都要延误到明年见了,十二月被突如其来的奥密克戎打的一个措手不及,感觉今年是最难的一年,也许2023年会更好,也只能期盼明年会更好。我从新冠阳性过渡到肺炎,不过短短数日时光,感叹时光飞逝,生命在大自然面前不过尔尔。 今天还是继续把之前寻秋之旅的后半程给写出来,记录2022年的秋季,我与大兴安岭的一场关于秋天色彩的美好之约。 这一整天我们其实都在寻找蘑阿公路上的一个机位,当然,沿途有好看的风景也会选择停车来记录一下。回顾一下回来的日子,我仍然无比怀念在内蒙的时光,我喜欢这种没有雾霾夹杂的蓝天和白云,是纯粹而又干净的,是可以摘掉口罩在天地间畅快呼吸的。 在阿尔山蘑阿公路附近的一个溪流处,这里没有坐标甚至没有标志物来具体的告诉你这个机位在哪?但是相信我,整个阿尔山里面这样的地方有无数个。溪水清澈见底,树桩倒在溪流之中,能在树桩附近捕捉到小青蛙和小蝌蚪。 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对这些枯死倒在河流里、倒在荒野里的树桩子有了不一样的情愫,是一种向死而生的感觉。 我其实很喜欢拍摄慢门,喜欢水流变得丝滑如牛乳般流淌,也喜欢云朵如拔丝的龙须糖一样印在蓝色的天空上,这颗广角的镜头什么都好,就是上ND镜有点费劲。 阿尔山森林公园的秋,一半一半,有很多的树木并没有沉浸在金黄色的秋里面,有很多的树已经光秃秃的没有了叶子。同去的朋友说,想要拍树叶缓缓飘落的感觉,最后只能坐在一片枯树下,用地上的树叶来充当随风飘扬的落叶,那个画面真是好笑又无奈。 这个比较隐秘的位置,是我们当天第一个停车点,也是第一次停车停下来拍点儿东西,近中午的烈日照射在河滩上,从航拍的角度看下去就像是下过一层雪一样。我一开始真的以为是前几日下雪了,那雪白色的河滩与深秋的橘黄落叶交错着,非常的显眼。 蘑阿公路的路是真的不太好,全程都是炮弹坑,小车开得快很容易爆胎,就算是SUV也是一样,但其实也和驾驶习惯有很大的关联。我们因为一直在寻找机位,所以这条公路我们开进去又开出来,沿途岔路进进出出,一整天下来,车胎和车子都没有发生状况。 我的这位朋友,第一次看到牛牛的时候就如我刚来内蒙的时候一样,对草原上的牛羊充满了好奇心,当然,无论我呆了多久,我依旧喜欢拍摄这些动物,牛牛的一天都很勤劳,一整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疯狂啃草,日落而归,晚上有些时候也会疯狂进食,像极了996加班的人们,为了KPI疯狂工作。 我好像每次来阿尔山的森林公园都会拍一大堆的牛牛,这次来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没有买门票,天池绿的发慌,我们决定等一等,先找一些原生机位拍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在牛牛不远处看到一匹白色的骏马在森林外围吃草,我回来之后调了多个毛发的颜色,以至于到最后忘了他原本的颜色。 关于秋天的颜色永远不会迟到,层林尽染,秋风一吹,这最美的颜色就会苏醒。没有明媚娇艳,没有夏天的炽烈逼人,也没有冬日的枯萎凋零,秋天有一种古老而磅礴的气息,在生与老的轮回中,将审美引向更深更深的地方。 秋天的色彩,永远都是那么地浓烈,红的红,黄的黄,与夏花的绚烂相比,秋叶显得格外的静谧和美丽。秋风一吹,一片片白桦树叶飘落,铺满了一地的金黄,染成了一片绚烂的世界,染红了群山,染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金色。 从阿尔山市出发,穿越阿尔山森林公园,走的蘑阿公路,一直开到蘑菇气镇的检查点,我们始终没有找到小红书上的网红图片所拍摄的机位。蘑阿公路几乎都是水泥路,我也不知道那张照片上,最后呈现出来的是柏油路质感,从航拍视角看,网红图上路边的灌木似乎都被PS修掉了,我们在蘑阿公路上反复寻找无果,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我们被骗了,被网图骗了。 而且当天我们去的蘑阿公路,路两侧没有找到太多橘黄色甚至金黄色的植物,但是网图上确实已经深秋模样。是的,被骗了,被青橙色调欺骗了,被高修图骗了,来来回回都没找到图上所示的位置。 因为没有找到那个网图的位置,我们就又往回走,在一大片草原边上停了车,开始接近日落时刻,夕阳的光线变的没有那么刺眼了,和煦的阳光折射在我们身上,照射在这片金秋的草原上,颜色渐渐变得浓郁,一切都美得让人屏住了呼吸。 旷野的风啊,轻轻,轻轻地吹着,又有一种野性的,自由的,带着一种远去的气息,随着它的飞过。少年的心,在迎面而来的风中,仰望着,低下了头,在秋天的风中,飘荡着别样的情绪……像是落叶一样,一片一片地消失在了远处。 蘑阿公路,这条在网上被炒的很热门的网红公路,路况极差,风景并没有网上传的这么神乎其神的好看,但我也承认沿途上好看的地方很多,但是真的没有那么神奇,航拍很出彩,但是不大修,几乎达不到网图那种效果。 这是一条导航地图上搜不到的公路,自驾的时候不要怀疑人生,就一条路走到黑,从阿尔山森林公园到蘑菇气镇就这一条路。 有机会的可以住在蘑菇气镇或月亮小镇,第二天的同心天池云海可以体验一下,我们第一天进到阿尔山找蘑阿公路的网红机位,并没有买门票,也没有住在阿尔山森林公园景区内,我们住在了阿尔山市的宾馆里。在后面的行程里,事实证明还是直接住在阿尔山的森林公园景区里靠谱,去哪哪都很方便,对于拍摄,很多的时候最关键的就是时间段掌控。 再见了,我远方的朋友们。- 26
- 0
-
人不疯狂枉少年,在路上的自己永远年轻,追星空,追日落,追那个永远在路上的自己!
9月17号的我们在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找了一天的蘑阿公路最佳机位,直至天黑才回到民宿休息,18号的我们听着防空警报声起床后,再一次开车从阿尔山市区前往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入住在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民宿里,方便晚上直至第二天的拍摄活动。 18号的这一天,其实我们白天就是闲逛踩点,为第二天凌晨拍星空及清晨拍摄日出寻找合适的位置。 今天主要是还是分享一些2022年9月18日在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里拍的一些关于秋天的照片,以及日落时我们疯狂追了一把森林的晚霞! 中午出门到达阿尔山森林公园时是个多云,对此我们还耿耿于怀表示今天的天公不作美没有一个好的光线,但不曾想后来的我们如夸父逐日般追着太阳奔跑。 经过乌苏浪子湖,抵达不冻河的时候,太阳开始隐隐约约地从云层里钻了出来,那一瞬间的光线全部倾洒在远处的森林里,让那片森林突然充满了关于秋的色彩,远处的树木宛如金色的披风随着风摇摆不定。 在阿尔山森林公园的不冻河流域,每天都能看到很多牛群在河里散步,我猜想大概是因为附近有很多的地热,水温比较适宜,再加上河流里水草丰富,所以牛群每天都来不冻河里觅食。这只牛在转身吃草的那一刻被我拍下来了,其实主要是它那明亮的大眼睛吸引了我。 很快天又阴沉了下去,天空的颜色变得很诡异,紫红的云层夹杂着背后的蓝色天空,有一种大军压境的压迫感。 路过一片河滩,发现位置很不错,就在哈拉哈河之源的大石头处。如果第二天早上如果有晨雾,应该可以捕捉到比较美的风光,下到河滩边缘的坡度较大,我的车底盘太低,刮到了一块大石头,下车检查时看了一眼,前档护板给刮裂开了。来的时候没有人,停下来拍照拍着拍着发现人越来越多了,很多的小车都不敢下坡来,我属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直接开下来了。 当光线突破厚厚的云层就形成了达利园效应,光束滚动挥洒在这片大地上,我们在追随太阳的脚步从未停歇。在拍摄日落的时候险些就没拍上,被一个民宿的位置所迷惑了。 在哈拉哈河之源的位置上拍了不少航拍,航拍我一直都是用自动拍摄模式的,第一次在这里尝试使用手动模式调整参数拍摄。 这是一座没有竣工的桥梁道路,刚好在一条Z字型的道路上横卧着,航拍下就像一种神秘的符号。 我俩匆忙赶到一片荒野去拍摄最后的晚霞,被眼前的景象再一次震撼到,无论是夕阳剪影下的森林还是天空上翻滚的红云。远处的太阳刚好在两棵树中间形成了一个不怎么规整的小爱心,可惜我心里没有单独爱的人,不然我很想在当时就发出去表达一下爱意。 阿尔山的秋季真的很冷,我穿着卫衣依旧感受到寒冷,而且当天的风很大,一边哆嗦一边顶着狂风在旷野捕捉那一抹霞光。架着机器拍了日落的延时,拍了很多的视频素材,还把无人机支棱起来,趁着那顺风把机器飞到远处拍摄了日落的视频。 我其实一直没试过在这么黑的时候拿无人机拍摄日落,那次试了一下感觉大疆还是很可以的,出乎意料的效果,天空中色彩的明暗过渡看着还算顺眼。 拍摄完日落再回到哈拉哈河附近,眼看着无人机电池还有多的就又去飞了一圈,手动调节了参数拍摄了一张哈拉哈河流域的风景,当时的天色已经相当昏暗了,我把快门降低到正常曝光,当天还有不小的风,无人机最后拍下来不糊就很意外。 我本来想把18-19两天的行程安排在一起写的,因为这两天拍摄的比较集中,属于颠倒日夜的在拍摄,白天拍大好河山,晚上追着璀璨星河,那两天下来几乎没有闭眼睡觉的功夫。但别说,我其实很享受这个拍摄的过程;那两天不是在拍摄,就是在给设备充电,不然就是躺在床上拿出彼此的电脑开始导素材,然后讨论接下来要去拍摄的位置和内容;那两天是阿尔山温度最诡异的两天,温度降到零下7-8度了,我们在18号拍完日落回到民宿,晚上出去吃饭的时候因为寒冷被迫租了两件军大衣,后来感觉这两件衣服简直超划算,毕竟在这零下的秋季救了我们的命;18号的夜晚至19号的凌晨去追星河实在是扛不住,冻得我说话都不太利索了,我那小车后半夜开出去,水温都没回到正常过。 没有合在一起写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混乱,大概是睡眠不够,很多的事回来之后印象变得模糊起来了。 另外我们的住的民宿是阿尔山市天池林苑度假村,包藏私心强烈推荐,老板人超级热心好客,房间里供暖很充足,而且老板对我们需要拍摄的东西心有灵犀推荐了多个地点,十分具有参考价值,有机会再去的朋友,要住在天池镇的可以考虑这家店。 关于凌晨的星空,其实拍了很多很多,但最后的成品不多,大多都是堆栈出来的结果,我就干脆放到第二天的行程里一起记录吧。 预告一下: 拍摄当天还是个满月,后半夜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其实算是毁掉了很多的图。 再见了,我远方的朋友们??- 83
- 0
-
银湾、破晓、落晖,在阿尔山拍摄的最后一个日夜!
18号的晚上,我们租了迷彩棉大衣就回到房间开始准备出去拍摄银河,回到民宿的时候碰到几个北京玩越野的大哥一听说我们要去拍星星,也硬要跟我们一起去凑凑热闹。其实阿尔山的观星条件是相当棒的,没有光污染,属于那种抬头就能看到银河的程度。但确实光银河没有前景就很一般,前期的工作做的还是不够,没有找到太合适的位置及角度。 下面这张图是在民宿里的空地上拍的,老板还是很热情的,知道我们看星星,把民宿附近的灯全关了,没有前景地景的星空银河,就是一撮在暗空上的星带。 看着时间差不多就开车往乌苏浪子湖方向赶,原本计划拍摄一个银河倒映在湖面上的照片,但还是大意了,风太大了。到了乌苏浪子湖的停车场时,已经好几个车子在那边了,很多人都在看星星,情侣们躺在全景天窗的小车里一起看着璀璨星河,有个房车大佬也在观测星星。 我们穿着棉大衣哆嗦着开始部署机器的位置,准备着手拍摄银河,说实话,这是我第二次拍摄银河,我对星空的拍摄并不是很熟悉,尤其是参数和拍摄方式,当然我认为这也都是一次一次的实践积累出来的,回想起第一次在草原上拍摄星空,因为没有考虑到夜晚草原湿气和温差,后半夜镜头上凝结了一层雾气,后面拍的片子全部报废。 我在乌苏浪子湖拍的还是个延时的星空视频,但因为后来北京的大哥和我在机器边上唠嗑抽烟的时候没注意,人物的别的光线都出现在了我的画框晃动,再加上后半段开始起云了,一个15秒的视频,可用的部分就只剩下5秒了,实在是可惜…… 辗转了好几个位置,心不死的我拍摄了好几组不同位置的星空,说实话这个拍摄不像白天的场景,快门很高多拍几张也不费什么时间,晚上气温很低,拍星空都是一连拍几百张,一个是回来堆栈一个是用于后面的视频素材,而一张图的曝光时间都在20秒以上,一连几百张下去,寒风中瑟瑟发抖唯有等待。 从乌苏浪子湖到天池附近,再回到民宿附近,又折回到18号去过的哈拉哈河之源附近,最后在这里拍摄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这里的位置比较有意思,银河恰好在地平线上,远处小镇上零散的灯光又充满了烟火味。这部分拍完,晚上追星的行程基本上告一个段落了,实在是太冷了,别说机器扛不扛得住,我反正是拍完就表示扛不住了。 回到房间里开始整理刚刚拍的图,我俩稍微迷糊了一会儿,刷了一会儿手机,眼看离日出的时间还剩一个小时,便出门开始准备拍摄日出,阿尔山的日出让人看到了以为是日落时分,红彤彤的太阳接近地平线的时候,烧的整一片天空都是绚丽的橙红色,就像是日落时的火烧云一般。 我背了两个机器四个镜头一个脚架,还带着个无人机,我朋友走的飞快,虽然我们没差几岁,但目测他比我年轻多的多,他刚好走到太阳快要出来的位置上,光线从他的身子边绽放开来形成了光束,实在是太美了,忍不住按下了快门。 当你第一次看到这张图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这是一场日出,但这真的就是日出进行时拍到的,我拍完朋友之后,远处开来一辆小面包车,只有一个昏暗的车前灯微弱的亮着,从取景器里看到后,我又冲动的按下了快门,脑海里飞速搜索着这个场景,像极了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 说实话,太阳出来的速度比我想象中的要快,我走到一个小土坡上,机器还没架好,不远处的山林已被初阳染红。河谷里的树木在我肉眼可见的速度下,快速的从黄绿相间蜕变成了一抹浓郁的橙黄色。我来不及记录这个蜕变的过程,只能用双眼来见证这个过程。 虽然也拍摄了一段太阳从山后出来的延时视频,但是实在是太快了,来不及反应,那橙红色的太阳就快速变成了金黄且有点晃眼。我们算是最早一批达到河谷附近拍摄日出的队伍,但依旧赶不上这旭日东升的速度。 太阳刚出来的那一会儿是最漂亮的时候,整一片的林子都在逐渐变成这种秋收的颜色,拍摄时还是蓝调时刻的天空没有太多的云,天空直接都倒映在河面上非常的好看。 没有晨雾,稍有些遗憾和失望,拍完日出的我们选择赶紧回民宿补觉,回到民宿吃了个早饭之后便回到房间开始休息,年纪大了,真的扛不住造了,我们一睡就睡到下午。 出门的时候看到两个老乡在草垛子上做农活,那一幕和当时一部由海清、武仁林出演的电影场景很相似,于是我们又记录了这一些碎片式的影像。我觉得这些零散的照片和视频其实很有意义,在路上总是有一些惊人意外的场景发生着,记录也是旅行的一部分。 你们大致也是知道了,阿尔山除了人类之外,能看得到的大型生物其实也就牛群马群之类的,我印象里没有在阿尔山看到过羊群。林子里偶尔能看到小松鼠和傻狍子,但几率很小。 这头牛站的位置和后面的牛群有一种错位感,现在发觉这头牛格外的巨大,比远处的山还要大一点。 这一大片拍摄的位置是民宿老板推荐的,过来的路况其实不太好,前一天我的车前档护板只是裂开了,这天在这里拍摄完往回走的时候,因为没看到泥土里的大石块,开过去把车前档护板直接干碎了。 没有人来的小众地方,整个区域杂草丛生,走进林子里,草深的地方没过小腿,抬起脚来,裤子腿上全是各种带刺儿的植物,有些会撵落至鞋子里,越往里面走,脚就越疼。 清晨的光线犹如一头要征服世界的雄狮,带着浓郁浑厚的颜色;那夕阳的光线,就像一只温顺软糯的小奶猫,9月中旬的阿尔山竟然开始这么冷了,我也是很意外,但还好有这一丝的阳光照射着,就显得没有那么寒冷。 我在林子里转悠的时间比较久,我喜欢夕阳时在林子里,被稀疏的太阳包裹着,被圈圈层层的树木围绕着。 我和朋友一起进的林子,只不过我们的方向不同,我走到河谷边时,看到他已经架着机器在拍摄日落的视频了。 趁着太阳还没有完全躲进我们右手边的小土坡,我在一个稍微高一点的位置上也拍了一些视频的素材。其实本来我不怎么拍视频,延时会拍一些,但基本上还是照片多一些。 回到林子里找寻刚刚进来的路,我们在和身后的落日竞赛,快速的往外面走去,想找个一马平川的地方记录这一天里那最后的太阳。 不负所望,在一片草地上记录了这一刻,仿佛这一天异常的圆满,从漫天星河到旭日东升直至着日落西山时。 拍完日落回到民宿附近,感觉天空出现了异象,好像是一场大雨即刻会倾泻而下。没想到几声闷雷之后便没有了刚刚的一幕,我心想大概是仙人渡劫吧。 阿尔山的秋,放眼整个大兴安岭地区来说,算不上十分惊艳,每个地方都会多多少少留下遗憾,有遗憾就会有再来的计划,出门在外的我们其实都知道,没有哪一次的拍摄或旅行时十全十美的,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有缺失遗憾也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 关于阿尔山更多的拍摄机位,你可以留言或在公众号私信交流,有机会可以一起出行。 20号我们就往呼伦贝尔回了,后面会去敖鲁古雅一些地方记录最后的秋天,那就下一次再见了。 再见,我远方的朋友!- 73
- 0
-
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是时候和兴安盟的阿尔山挥手告别了!
2022年9月20日的行程很简单,睡到自然醒,出门拍拍走走,佛系打卡,然后开车回到呼伦贝尔去休息两天缓缓,后面会去根河,敖鲁古雅拍摄。今天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毕竟回来之后记忆模糊。 我每次来阿尔山森林公园都会在这个弯角的地方停车,然后拍一下这个屹立在森林外围的残破小木屋,回顾我冬天第一次来也在这里拍了很久,如今这个地方已经是网红打卡点了,妹妹们都喜欢站在蓝色小木屋跟前拍照。 出景区的路异常的熟悉,这一条景区的路,我来来回回至少开了十几趟,回顾我们这趟旅程,甚至都没有买门票。天池直至我们离开时那一圈的树木都是绿油油的,回去没多久,阿尔山开始下雪,树叶甚至来不及变的更黄就开始掉落,我也不知道今年的阿尔山森林公园到底发生了什么。 除了大大小小的天池以及那几个收费的景点,外面的大部分森林草原都还是呈现出了秋天应有的色彩。 朋友看到此时此刻的阳光后很是激动的下到河滩去,我一开始没有听清,我拿相机偷偷看了一眼他在干什么。似乎是在拍视频,我记录了他玩水的瞬间,只可惜这个对焦糊了。 乌苏浪子湖的大全景,无人机自动拍全景时,边边角会有一些畸变,我还是喜欢手动拍摄,回来之后再拼成一张完整的全景。 出了阿尔山的景区后,在一条回去的路上,看到一片树长得比较密集的林子。朋友说想要拍摄一个慢门在树林间穿梭跑动的场景视频,需要我一起帮忙拍一下,我们就进去拍了一些,当然我也拍了一下静态仰望天空的照片。 以及一些莫名其妙的照片,我很难想象图库的编辑是不是真的能读懂我的心境,但从商业角度看,这张图似乎没有任何商业的价值,然而它就是上架了。 看到一望无际的草原时,我们已经在呼伦贝尔了,从中午到下午,然后在公路的停车休息区域还拍了草原日落。 一个朦胧的草原日落,太阳将最后的余晖尽情挥洒在草原上,远处连绵起伏的丘陵在朦胧的雾气里隐隐约约。 拍完日落,我们收拾东西继续开车往呼伦贝尔市区走,其实在呼伦贝尔地区的公路上开车是比较累的,路况实在是太好了,容易犯困,相比较兴安盟好多地方都在修路,我几乎都保持12分精神去注意路况,精神高度紧张就不会显得疲惫,反倒是有些对于冒险精神的亢奋。 回到市区之后在诺敏塔拉吃的晚饭,犒劳一下累了小半天的自己,吃点肉喝点奶,愉快的一天就结束了。诺敏塔拉的布里亚特包子还是好吃的,咸口的奶茶也很是不错,下次有来的朋友可以打卡一下,感觉这是来呼伦贝尔必吃的餐厅之一了。 其实关于阿尔山森林公园,我没有什么想说的了。 我只想告诉未来想要来的你:来吧,放心地来,自己去看,自己去领会,不要看小红书上的网红图,自己来真真切切地感受这一方天地不一样的世界。看山,看水,看风景,看人间的人,你看过的书,走过的路,都会化为血肉,融入你不一样的灵魂!- 72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