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巍巍大兴安,梦幻阿尔山;关于这个城市的好看建筑篇!
一家客栈的建筑,门前有个小环岛,桔红色的尖顶和这有点浅浅咖啡色的外墙,在阳关下像一块威化饼干,坐立于白雪中就像是在奶油上的小蛋糕。阿尔山的建筑比我见过的其他地方的建筑稍微新一些,配合这里的天气环境,更像是走进了欧洲的童话一样。 早饭,阿姨准备的一种玉米疙瘩类的食物,可以自己加菜和调料,可咸可甜,但是我喜欢吃原味,就着一些蘸酱菜的酱料一起就很不错。 出门的时候,酒店阿姨正准备去我那屋搞卫生,我回头看了一眼自己住的酒店,被一堆堆的好看建筑包围着显得有些平庸。但这不影响我下一次依然会选择它,我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感觉。 这一片真的很多很多的酒店,但目前都处于歇业状态,绝大多数没有营业,这一桩和我住的酒店的房子类型差不多。 在阿尔山找不太到一模一样的建筑,每一幢的建筑好像都登记了区块链加密,就算差不多的样子,总归在色调上有着不同。 路边的建筑在颜色上还算是统一,但是在某一个细节上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比如窗台的立柱,有些用的雕花的,有些是没有图案的,有些用的颜料颜色不一样,这个在兴安盟的城市,实在有太多的惊喜。我喜欢这种人少的地方,一个人站在街上的感觉真的太舒服了,寂静无声,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是一种另一个维度的享受。 天空很干净,城市很干净,这些堆叠的建筑颜色的搭配也很舒服,就连那一整片的积雪上除了杂草外也挑不出什么东西来,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是干净舒服的。 这桥上的钟楼式建筑和海拉尔的中央桥有点像,这里的规模比较小也比较好拍摄这种对称的景。 阿尔山没有特别高的建筑,没有那种纸醉金迷的摩登大厦,特立独行却有着很多地方无法替代的自然建筑之美。 一座童话世界般的边境小城,走上阿尔山的街区,打开格局放眼世界,这里有着瑞士、格陵兰岛、丹麦等地的元素。 阿尔山火车站也算是旺季的网红打卡点了,淡季一个人都没也不开放,无论你从什么角度拍都是舒服的。除此之外还有阿尔山北站,北站是现代建筑,没有太多的特色,阿尔山这个小站更有具有异域特色。阿尔山站建于1937年,是一幢东洋风格的低檐尖顶的二层日式建筑,整个火车站保存完好并仍在使用。 这可能是我见过的国内的小型火车站中最漂亮的一个了,有点象瑞士那边的小站台,黄昏时在站上站台看夕阳,列车缓缓而进,与人分别的场景下格外有感觉。 去的时候因为疫情,火车已停运多时,本来应该有一趟从沈阳出发的绿皮火车可以到阿尔山,沿途的风景也很不错,只能说下一回再体验了吧。 这联排的建筑很漂亮,冬天格外好看,像是电影里的出现的大型庄园,站在阿尔山的路边上看建筑群,不会有疲倦之感。 天快黑时回到了酒店里,在酒店里稍作休息睡了过去,饭点的时候闻到了一股炖鸡的香味便寻着香味下了楼,酒店的阿姨在做小鸡炖粉条,香的实在不行。站在厨房许久便开口说了一句好香啊,厚着脸皮问阿姨,我能喝一碗吗? 阿姨随手给我打了一碗鸡汤,后来又陆陆续续的给我加了鸡腿及蘑菇、粉条等,看我吃的津津有味又给我打了一碗大丰收+米饭;香喷喷的晚餐,再也不用上街去寻找美食了。 酒店的阿姨非常的热情,这一晚晚餐并没有收我钱,她说登记时看了一眼身份证信息发现,我与她的儿子一样大,她儿子在盘锦当兵,但已成家。因为在部队的原因,一年见她儿子两回,次数不多,平日里就和儿媳及小孙子视频聊天啥的。 其实确实挺孤独的,阿姨不是阿尔山本地人,也属于人在他乡;偌大的酒店在淡季里多数时间只有一个人,我们都是孤独的,只不过是不一样的孤独。 席间,阿姨与我说了很多关于她儿子的事,每每提及小孙子和儿子的话题时,仿佛连那眉毛都在笑。 人与人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着家常菜,唠着家常事,关于家乡和家人,流露出来的都是真真切切的情感,喜怒哀乐都会写在脸上。 我多数时间都扮演听众,不太发表自己的家事,毕竟城里人的那档子破事没啥好说的。 自从在外面旅行久了后,我发现我的脸皮越来越厚了,好像是玩嗨之后就会有社牛症,反正啥人我都能聊,不管是语言交流亦或者精神交流,都能成为朋友,最后这些人都会成为我旅行故事里的一个角色。 听一听他们的故事,唠一下彼此的家常,交流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吹一吹牛逼,骂一骂操蛋的时事,互相递烟,有些时候人就是这样认识的,回来后偶尔也会寒暄几句,并十分欢迎他们来杭州旅游,当然我再去的时候,路过也一定会去看望他们。 我所知道的事,皆来于路上遇到的人。- 65
- 0
-
银湾、破晓、落晖,在阿尔山拍摄的最后一个日夜!
18号的晚上,我们租了迷彩棉大衣就回到房间开始准备出去拍摄银河,回到民宿的时候碰到几个北京玩越野的大哥一听说我们要去拍星星,也硬要跟我们一起去凑凑热闹。其实阿尔山的观星条件是相当棒的,没有光污染,属于那种抬头就能看到银河的程度。但确实光银河没有前景就很一般,前期的工作做的还是不够,没有找到太合适的位置及角度。 下面这张图是在民宿里的空地上拍的,老板还是很热情的,知道我们看星星,把民宿附近的灯全关了,没有前景地景的星空银河,就是一撮在暗空上的星带。 看着时间差不多就开车往乌苏浪子湖方向赶,原本计划拍摄一个银河倒映在湖面上的照片,但还是大意了,风太大了。到了乌苏浪子湖的停车场时,已经好几个车子在那边了,很多人都在看星星,情侣们躺在全景天窗的小车里一起看着璀璨星河,有个房车大佬也在观测星星。 我们穿着棉大衣哆嗦着开始部署机器的位置,准备着手拍摄银河,说实话,这是我第二次拍摄银河,我对星空的拍摄并不是很熟悉,尤其是参数和拍摄方式,当然我认为这也都是一次一次的实践积累出来的,回想起第一次在草原上拍摄星空,因为没有考虑到夜晚草原湿气和温差,后半夜镜头上凝结了一层雾气,后面拍的片子全部报废。 我在乌苏浪子湖拍的还是个延时的星空视频,但因为后来北京的大哥和我在机器边上唠嗑抽烟的时候没注意,人物的别的光线都出现在了我的画框晃动,再加上后半段开始起云了,一个15秒的视频,可用的部分就只剩下5秒了,实在是可惜…… 辗转了好几个位置,心不死的我拍摄了好几组不同位置的星空,说实话这个拍摄不像白天的场景,快门很高多拍几张也不费什么时间,晚上气温很低,拍星空都是一连拍几百张,一个是回来堆栈一个是用于后面的视频素材,而一张图的曝光时间都在20秒以上,一连几百张下去,寒风中瑟瑟发抖唯有等待。 从乌苏浪子湖到天池附近,再回到民宿附近,又折回到18号去过的哈拉哈河之源附近,最后在这里拍摄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这里的位置比较有意思,银河恰好在地平线上,远处小镇上零散的灯光又充满了烟火味。这部分拍完,晚上追星的行程基本上告一个段落了,实在是太冷了,别说机器扛不扛得住,我反正是拍完就表示扛不住了。 回到房间里开始整理刚刚拍的图,我俩稍微迷糊了一会儿,刷了一会儿手机,眼看离日出的时间还剩一个小时,便出门开始准备拍摄日出,阿尔山的日出让人看到了以为是日落时分,红彤彤的太阳接近地平线的时候,烧的整一片天空都是绚丽的橙红色,就像是日落时的火烧云一般。 我背了两个机器四个镜头一个脚架,还带着个无人机,我朋友走的飞快,虽然我们没差几岁,但目测他比我年轻多的多,他刚好走到太阳快要出来的位置上,光线从他的身子边绽放开来形成了光束,实在是太美了,忍不住按下了快门。 当你第一次看到这张图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这是一场日出,但这真的就是日出进行时拍到的,我拍完朋友之后,远处开来一辆小面包车,只有一个昏暗的车前灯微弱的亮着,从取景器里看到后,我又冲动的按下了快门,脑海里飞速搜索着这个场景,像极了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 说实话,太阳出来的速度比我想象中的要快,我走到一个小土坡上,机器还没架好,不远处的山林已被初阳染红。河谷里的树木在我肉眼可见的速度下,快速的从黄绿相间蜕变成了一抹浓郁的橙黄色。我来不及记录这个蜕变的过程,只能用双眼来见证这个过程。 虽然也拍摄了一段太阳从山后出来的延时视频,但是实在是太快了,来不及反应,那橙红色的太阳就快速变成了金黄且有点晃眼。我们算是最早一批达到河谷附近拍摄日出的队伍,但依旧赶不上这旭日东升的速度。 太阳刚出来的那一会儿是最漂亮的时候,整一片的林子都在逐渐变成这种秋收的颜色,拍摄时还是蓝调时刻的天空没有太多的云,天空直接都倒映在河面上非常的好看。 没有晨雾,稍有些遗憾和失望,拍完日出的我们选择赶紧回民宿补觉,回到民宿吃了个早饭之后便回到房间开始休息,年纪大了,真的扛不住造了,我们一睡就睡到下午。 出门的时候看到两个老乡在草垛子上做农活,那一幕和当时一部由海清、武仁林出演的电影场景很相似,于是我们又记录了这一些碎片式的影像。我觉得这些零散的照片和视频其实很有意义,在路上总是有一些惊人意外的场景发生着,记录也是旅行的一部分。 你们大致也是知道了,阿尔山除了人类之外,能看得到的大型生物其实也就牛群马群之类的,我印象里没有在阿尔山看到过羊群。林子里偶尔能看到小松鼠和傻狍子,但几率很小。 这头牛站的位置和后面的牛群有一种错位感,现在发觉这头牛格外的巨大,比远处的山还要大一点。 这一大片拍摄的位置是民宿老板推荐的,过来的路况其实不太好,前一天我的车前档护板只是裂开了,这天在这里拍摄完往回走的时候,因为没看到泥土里的大石块,开过去把车前档护板直接干碎了。 没有人来的小众地方,整个区域杂草丛生,走进林子里,草深的地方没过小腿,抬起脚来,裤子腿上全是各种带刺儿的植物,有些会撵落至鞋子里,越往里面走,脚就越疼。 清晨的光线犹如一头要征服世界的雄狮,带着浓郁浑厚的颜色;那夕阳的光线,就像一只温顺软糯的小奶猫,9月中旬的阿尔山竟然开始这么冷了,我也是很意外,但还好有这一丝的阳光照射着,就显得没有那么寒冷。 我在林子里转悠的时间比较久,我喜欢夕阳时在林子里,被稀疏的太阳包裹着,被圈圈层层的树木围绕着。 我和朋友一起进的林子,只不过我们的方向不同,我走到河谷边时,看到他已经架着机器在拍摄日落的视频了。 趁着太阳还没有完全躲进我们右手边的小土坡,我在一个稍微高一点的位置上也拍了一些视频的素材。其实本来我不怎么拍视频,延时会拍一些,但基本上还是照片多一些。 回到林子里找寻刚刚进来的路,我们在和身后的落日竞赛,快速的往外面走去,想找个一马平川的地方记录这一天里那最后的太阳。 不负所望,在一片草地上记录了这一刻,仿佛这一天异常的圆满,从漫天星河到旭日东升直至着日落西山时。 拍完日落回到民宿附近,感觉天空出现了异象,好像是一场大雨即刻会倾泻而下。没想到几声闷雷之后便没有了刚刚的一幕,我心想大概是仙人渡劫吧。 阿尔山的秋,放眼整个大兴安岭地区来说,算不上十分惊艳,每个地方都会多多少少留下遗憾,有遗憾就会有再来的计划,出门在外的我们其实都知道,没有哪一次的拍摄或旅行时十全十美的,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有缺失遗憾也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 关于阿尔山更多的拍摄机位,你可以留言或在公众号私信交流,有机会可以一起出行。 20号我们就往呼伦贝尔回了,后面会去敖鲁古雅一些地方记录最后的秋天,那就下一次再见了。 再见,我远方的朋友!- 73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