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圣地拉萨重新出发,途径圣湖羊卓雍措,经过无垠的安多牧场,最终抵达塞北牧场那曲市
拉萨是川西的终点也是起点,从圣地看完布达拉就开始往青海省走,逐渐走完了318,开始往109寻找自我,探知未知的旅途,做更闪耀的自己。 从拉萨的酒店出来,一路上看到很多藏民在煨桑,「煨桑是藏人的祭祀习俗,即焚烧谷物、松柏枝等产生烟雾祭祀鬼神的活动。」2021年的6月24日应该是藏历5月15日,西藏传统节日:“林卡节”,又称为“赞林吉桑”、“赡州烟祭节”,一路上每一个炉子前都围满了藏民。 穿过市中心来到拉萨市城关区就能看到这个巨大的纪念碑坐落在此处,1984年12月25日,为纪念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通车30周年而建。同时在提醒路过此地的每一个人,要铭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西藏、四川、青海等地劳动人民的光辉业绩以及在建设这两条公路上的牺牲的三千志士。十一万藏汉军民,餐风卧雪,齐心协力征服重重天险,挖填土石三千多万立方,造桥四百余座。 今天第一站去的就是羊湖羊卓雍措,进了羊卓雍措的地界就需要买门票了。循规蹈矩的我们还是买了门票,买了票进去一路上也没人查票。「藏语“羊卓”意为“上部牧场”,“雍”意为“碧玉”,“措”意为“湖”,合起来意思是“上部牧场碧玉湖”,汉语羊卓雍湖,简称为“羊湖”。」 过了门口的售票处,一路上很多的民居和牧场,放牧的人儿穿着羽绒马甲,女人裹着鲜艳的头巾,男人戴着一顶印度帽,我发现藏人真的很喜欢戴帽子,你在拉萨的大街上可以看到不同种类和样式的帽子,有的奢华有的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有一些看似普通的帽子并不普通,最常见的就是印度帽,也就是东夏/千帽儿,意思为上千元的帽子。 密密麻麻的羊群里面还混着一只正在打滚的羊,大概是羊群多了,很多的羊身上有着红色的布带,应该是每一家牧民为了标记和区分羊群的方法。 在去羊湖的山路上,能看到很多的藏民摊贩,带着藏獒和小白羊,可以在合影,山下路边的商贩比较友好,价格也不贵,而且藏獒比上面观景台的商贩威武。 我们在路边看到四辆小车,车上摆放着霸气的藏獒,15元可以拍照留念,而且不拍合影也可以随意拍摄他们的藏獒,商贩还提供拍摄道具等。 我选了一只看起来最威武的藏獒,但看起来又特别的温顺,狗子还是温顺的,但是一开始接近时我确实是害怕的,毕竟走近这个生物脑海里浮现的是藏獒一口咬死了狼。 最后发现,大部分藏獒已经宠物化,极其温顺,性格似宠物狗,从巅峰到低谷,藏獒前几年封神也是被炒作的结果,跟炒作普洱茶、红木家具之类,本质上的结果是一样的,狗贩子当年为了炒作藏獒还编过一个段子:一獒战三虎,三獒沉航母,五獒灭上帝,十獒创世纪;按照这个节奏,二獒踏平印度啊。 其实看看我一开始和藏獒的合影,我的身体还是很僵硬的,并没有完全的放开,毕竟从心里还是害怕这个生物,后来发现藏獒看着很威武,其实和一般的狗子一样,常规摸头杀和摸下巴都会让它很舒服,还是温顺可爱的,坐在藏獒边上带着帽子的我,就当自己是这雪域高原的王了。 孤独的狗望着远方,不知道在想念谁或者在想念一顿大餐。 岗巴拉山口的打卡处,有很多的藏獒,这里的拍照有点强买强卖的意思,你不能拍狗子,被狗主人发现了会上来骂你,有一些会上来想要砸你相机的意思;我在下面的摊贩这里拍的时候也问了其他摊位的狗主人,他们说随便拍。而且你走到观景台的一路上,他们都是拉着你要你去拍,你说这不要不要,他们还拉着你。 这是一只可以拍合影的羊,很白很干净,羊主人说每天都要给养洗澡,洗的香香的人们才愿意抱着合影;可是恕在下直言,这只羊长得一点都不可爱……正面照感觉它邪魅一笑,内心OS:该死的人,给我带着一顶奇怪的小帽子。但是羊羊干净倒是挺干净的,而且真的有一股青草香。 远处是雅鲁藏布江,本来照片里那些河床应该是有水的,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么宽的河床都是干的。到这里打卡的基本上都是去羊湖的,翻山的司机都会带游客在这里打卡大峡谷美景,顺带休息。 稍作休息之后又开始爬山,山下平原里有一辆摔的稀烂报废的SUV,时刻都在提醒过路的司机,山路崎岖还需安全驾驶,路边打卡需谨慎,务必将车停放在安全处。 看到满山的经幡,基本上就到了羊湖,毕竟是圣湖。 藏传佛教认为,羊卓雍错是龙女的化身,也是女护法神的驻锡地,所以是圣湖。在湖的西南岸、浪卡子县城北10公里处,是藏传佛教香巴噶举派的桑顶寺,该寺是西藏境内唯一一座由女活佛主持的寺庙。羊卓雍错是西藏第五大湖,藏南地区最大的内陆微咸水湖,该湖与纳木错以及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羊湖内有20多个岛屿,其中位于羊湖中心的雍布朵岛是最美的一个岛,需要坐船才能上岛,绿色的湖滩与湛蓝的湖水,在阳光下的照射下格外美丽。 羊湖实在是太大了,从观景台往下一直看不到尽头在何处,羊湖有船只可以横穿羊湖,但是好像不对游客开放,多为当地居民使用,可以快速的横穿羊湖,如果开车去对面,得绕湖一大圈。相传藏人在羊年有一个传统,徒步转湖,身体力行绕湖一圈是殊荣。 照片里远方的雪山应该是海拔7206米的神山乃钦康桑,是西藏中部四大雪山之一。 坐在车里有些人高反厉害,打开车门看到羊湖美景是高反都没了,在打卡处又是跳舞又是唱歌。湖面上倒映着天上的白云,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以山南为核心周围有四大神山,东方的雅拉香波、西方的乃钦康桑、南方的库拉岗日、北方的唐拉雅秀,而羊湖正处在中间位置被四大神山围绕着。 你说你啥时候有空?我想和你去一次羊湖,在碧蓝湖边给你拍照亦或者坐在湖边发呆,看天上的白云,白云间透过的太阳光线照射在湖面,湖光闪烁的光影映射在你脸上。听经幡被风吹动的声响,望向远方的雪山,许下美好的愿望,风会带着我们的愿望,送给神山圣湖居住的神仙们。 图片来源谷歌 下回我们再来一次羊湖,深度体验一下吧!围绕羊湖,自驾、登山和徒步,好好地了解一下羊湖,在不同的山口看不同的羊湖。 优雅且灵性,静静看湖,看远方被白云挡住的雪山,能让我感到舒服,在这里仿佛时间都凝固了,留下一方岁月静好。 看完羊湖去吃了个午饭,吃完午饭就开始往安多地区赶路,因为要三天要赶到西宁,我们的行程还是非常的赶的。路上途径的很多地方海拔高住宿差,所以要尽可能的离开那些不适宜居住的区域。 路过国际登山小镇,马哥果然没骗我,去往青海的一路上真的可以看到很多雪山,连绵的雪山啊虽然没有那些神山的主峰看着威武霸气令人心生敬畏,但是连绵的雪山一样让我很治愈,我喜欢雪山。 可能是生长在南方的人,在一个城市呆了二十余载,却从未认真的见过雪的多个形态,记忆里的大雪似乎都是在别的城市短暂的玩过或看过。在雪山上时是一种心境,在遥远的地方望雪山,又是另外一种心境。 人都是贪婪且不自知,年少时沉迷花花世界;成年人不做选择,所有关于美好的我都要,雪山湖泊、星辰大海、蓝天白云,这世间万象中还包括你。 知道唐古拉山,那你知道念青唐古拉山吗?那你知道黑帐篷吗?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是同一个山脉嘛? 近看是山,远望成川的念青唐古拉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是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念青唐古拉和纳木措不光是神山与圣湖,在西藏的古老神话里,还是一对生死相依的情人。念亲唐古拉和唐古拉的海拔高度不一样,前者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为7162米;后者海拔在6000米左右,唐古拉峰只有6099米,最高主峰各拉丹冬海拔为6621米;两者所在的地理位置不同,海拔高度也不一样,且形成时间也在不同时期。 在此处的黑帐篷只是一个海拔4300米的驿站,一个稍有建筑美学的现代建筑,在西藏旅途中奔波的游客,可以在这里吃个饭,或者在此处看着远处7162米的念亲唐古拉山,喝上一杯暖暖的咖啡或酥油茶再继续远行。 而藏族地区的黑帐篷通常是指藏族人的毡房,其实也是字面意思,黑色的帐篷,它是用牦牛毛缝制而成,帐篷厚实而绵密,冬暖夏凉。黑帐篷的存在,是藏族地区人民对“适者生存”的最好诠释,是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念青唐古拉山脉有7080条冰川,总面积达10,701平方公里,乘坐青藏火车的朋友们,可以路过此处,看到不远处的念亲唐古拉峰。与青藏铁路近于平行的雪山就是念青唐古拉山的西段,它是青藏线上所能见看到的最高的山脉。 我在高原地区也算是待过一阵子了的,已经和马哥学会了观云知天象的本领,坐在车里意外的拍到远处水幕,从天而降连着上面的云,一定是在下着大雨吧。车子的左手边是念青唐古拉山脉和青藏铁路,山脉和铁路线被阳光照射,云朵很大,而右侧的远方正在下着大雨。 诺!你看,你看那个雪山,像不像一大块雪糕,真的好想咬一口啊,我猜是牛奶味的,不会太甜,浓浓的奶香混合着淡淡的甜味。 这高架桥拔地而起,像是这高原上的巨龙,延伸至看不见的远方,祖国的伟大基建,贯穿了青藏高原。 夕阳了,在安多牧场附近拍到了这群小精灵,马哥一开始都很激动了,我们一车的人都以为这就是高原精灵藏羚羊了,我回来查了关于西藏动物科目,才知道这是藏原羚,不是藏羚羊……但当时我们在车上第一次看到,还是很激动的,心情真的无法言表,一群人的狂欢,感觉自己运气很好,还没到可可西里就看到了藏羚羊。 其实没见过藏羚羊的人,第一次看到这个生物,都以为自己看到了藏羚羊,马哥在这条线上跑了几十次了吧,一样把藏原羚当做了藏羚羊,我偷拍到了藏原羚拉粑粑的丑照,根据它们屁股才知道它们是藏原羚,这个屁股太有特点了,白白的爱心形状。 别名又叫西藏瞪羚,是羚羊的一种,分布在青藏高原,只有雄性的才有角,尖端很细且带环,脸上没有很明显的斑纹。腹部白色,臀部具一嵌黄棕色边缘的白斑,有“西藏黄羊”之称。藏原羚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性情温驯活泼。分辨藏原羚和藏羚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看哪个有白屁股,?,幸好我有拍到它们的屁股。 藏原羚在2016年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2021年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刑法》第一百三十条: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珍禽、珍兽或者其他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这一路上的动物还是丰富多样的,不光有最常见的牦牛和山羊,还有不太见的藏原羚和野驴等,瞧这路边的山羊都走出了时尚的步伐。 天色渐晚,离那曲市甚远,马哥今天开了一整天车了,虽然路上有休息过,但长途跋涉开车真的还是挺累的。纳木措来不及去了,我做了笔记,记录了位置和线路,只能下回自驾的时候去了。 一个人看过看过很多夕阳,坐在湖边海边,在草原荒漠和高山高楼上都见过,见过好多种夕阳,见过大太阳消失在地平线与海平线,看腻了一个人的夕阳。相比较看着太阳从地平线消失,我更喜欢看那远处的云彩,在余晖照射下形成的不同色彩,层次丰富。 像是科幻电影里的片段,在外太空的某一个星球上,看着不一样的夕阳,只有拍的人才会知道拍摄的是什么故事和背景,每个人对风景的解读不一样,不一定是一张好的作品,但是当时所见符合我按下快门时带来的快感就足够了。 晚上到那曲已经有些迟了,我们决定稍作休息吃个晚饭,继续往109方向赶夜路,赶到安多县去住宿。显然这个决策在之后有点后悔,那曲虽然海拔也有点高,好歹是个市,而且酒店的舒适程度会比安多县要好些。最要命的是我们在那曲吃晚饭的同时,外面突然开始下很大的冰雹。 后来的一路上,马哥迎着冰雹开在漆黑黑的道路上,我坐在马哥的边上能感受到马哥的疲惫,车上的人都睡过去了,为了防止马哥犯困,我也有一句没一句的和马哥唠着嗑,一路上我记得我们两个抽完了一包兰州,到安多县的时候大意了,以为小地方找个住宿应该很方便,谁知道找了几家旅馆都是爆满。正在愁住哪时,在路上看到一个如家宾馆,就说要么就这个吧。 进门之后发现这个旅馆跟如家没有半毛钱关系,虽然他们写着宾至如归,但是房间里就没有一个地方是干的,床上是潮湿的,枕头也是,床单上还有很多血迹,卫生间很脏。因为到了太迟了,相机和手机都没啥电了,我寻思那充个电总是行的吧,万万没想到的是插座还是坏的。 其实也就睡2-3小时,实在没办法,我衣服都没脱,戴着帽子直接躺在了床上,眯了一会儿就睡过去了,想着第二天还得起早赶路,有限的时间里补个觉吧。 一个标间180多,其房间内设施,其恶劣程度一个标间80元不能再多了。连锁酒店也好,私人小旅馆也罢,一般用的床单和枕头套都是白色的,这家用的是90年代家里的那一套东北花色,而且每个房间的花色都不一样,破旧的程度也不一样,同行的人都反馈枕头上超多头发,床单上有血和一些奇怪的痕迹。 好了,两小时,最多三小时,我就起床了该;旅行途中肯定有好的坏的,也不可能事事一帆风顺。 晚安,远方的朋友。 旅行的本质就在于克服恐惧心,离开熟悉安全的日常生活,往陌生的世界迈出第一步。—— 新井一二三- 68
- 0
-
六点从安多县出发,经过唐古拉山,穿越可可西里保护区,看到红色河水的三江源沱沱河,意外捕捉到了藏羚羊。
其实真的就是进去房间一恍惚就又起来了,天还没亮,起来时我特地看了时间,5点38分,我在马哥的车边拍下了马哥的车子,马哥可能都没睡着过,清晨趁我们在休息的时候,出去加油还受了一肚子气。24小时的安多县中石油加油站,五点多关着灯,加油站值班人员不给加油并还说马哥打扰他睡觉了,用藏语骂骂咧咧的,期间还发生了肢体上的冲突。 出门找了个开了门的早餐店吃饱就有出发了,由于不是清真店,马哥没吃早饭,就带着我们继续赶路了。六点多的安多县,天空泛着鱼肚白,是个阴天也看不到日出了,唐古拉山的主峰想都没想,自然也是看不到了。 路上又开始下雨了,109的这个路段真的路况很差,全是炮弹坑,走上这条路才知道什么叫做路途颠簸,因为道路造在冻土层上,这条路上又是大车偏多,一边刚修好,一边又坏了,目测只有造高架才能一劳永逸。 日出没看到,马哥依然有点困,疲劳的双眼充满了血丝,我有点反悔了,不应该选择往回走,我起初不知道,通常他回西宁车子都是托运的,没想到这条路上这么难开。 一路上过来,一直看到路边很多这样的棒棒,马哥说是散热棒,为了降温用的,回来查了才知道原理。青藏高原上有许多地方是冻土地带,高原阳光强烈,表层土壤在夏天时会融化,但下层仍是冻结的,叫永久冻土层,到冬天就全都冻结实了,冻土层的含水量很高;修了公路铁路后,原来吸收热量的草皮没有了,表层土壤就会加速融化,会让表层土壤变成大泥潭,公路铁路都会变形,影响行车安全性。于是,就在路边埋设一些散热棒,把阳光照射储存在表层土壤中的热量吸出来,再散发到空气中,就可以减缓表层的融化速度,让表层土壤少融化,保证公路铁路路基的稳定,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第一站到了唐古拉山打卡的石碑前,看不到雪山,但是让我感受一种身在异世界的感觉,是科幻片里的诸多场景。色彩丰富的山体,浅浅的披着一层雪衣,远处还有很多结了冰的小湖泊,看不到山的全貌,瞬间增加了些许神秘。 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记录一下自己抵达的每一个海拔点,这块石碑是个标准的网红打卡点,幸运的是我们来的时间真的太早了,现场几乎没有人,而且今天的天气不好也看不到连绵的雪山山脉。 唐古拉山脉是青藏高原中部的一条近东西走向的山脉,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北部和藏青边界西段,西接羌塘高原,东邻横断山脉,唐古拉山脉是怒江、澜沧江及长江的重要发源地。 云雾稍微散开了一些,但依旧看不到上方的雪山真面目,也挺好的,可能有些时候这些神秘感令人兴奋。 大大小小很多个湖泊,因为接着一层很薄的冰,所以从远处望去像极了一面面镜子。 这是一张异世界的五毛后期作品,后期的效果非常符合我当时站在那个地方按下快门的动机。 唐古拉山与喀喇的昆仑山脉相连,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老鹰都飞不过去的山。 今天其实照片很多,但是比较单一,今天也要赶路但是最艰难的部分已经度过了,去的地方不多,唐古拉山和可可西里以及三江源,沱沱河等。其中可可西里的照片就占了多数,毕竟路程最长风景最秀丽多样,而且有很多的生物出现,其次就是唐古拉山山口拍到了各种关于雪山的幻想图。 其实网红打卡点,千篇一律的雪山和草原真的挺没劲的,我更喜欢一个人寻找不一样的风景,不光是自己看还是拍摄下来作为记录都是不一样的,我就是不想和芸芸众生一样平凡而又普通,冲破枷锁,冲向自由,我就是要做那只翻越高山的雄鹰,遨游天际。 雪山边快速驶过的和谐号列车,不知这一车的游人,终点在何处。 我不是一个摄影师,也没有高超的技巧,我只是单纯的希望用我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快乐的时光,哪怕照片不完美。 当然,如果这些照片还能够给你带去些什么,其实无论是快乐还是忧愁,我都会倍感荣幸。 至少可以说明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并不麻木,仍怀揣梦想,对热爱的事物依旧保持最初的心。 欢迎您再来西藏,走过北大门就算是彻底告别了西藏了。这条路上明显大车居多,318的一路上很少看到拉货的大车,可能109地势更平坦一些,没有那么多的盘山公路。 站在路边和马哥抽烟,路过这会儿的,天气真很冷了,天空飘着从雪山上吹来的雪花残片,风很大刺骨的冷,吹在脸上风像刀片一样可以刮出划痕,捏灭烟头继续赶路,倒吸一口冷气,是来自青藏高原的问候。 很多人给自己不愿意踏出家门去旅行找了一百个借口,愚蠢而又可笑,多年后这些人经常后悔,年轻时没有出去多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与其他人说起你看过的世界都只是别人发过的朋友圈,你从没有踏在那片土地上用自己的心灵和双眼去感受过。而我,从来不找理由。随时保持出发,走就完事了! 抹茶慕斯蛋糕的大地啊,天空中的白云像是焦糖抹在蛋糕上,一层一层看着很舒适,给我一把勺子我能一口一口吃掉整座山。 山谷里有一束来自天上的光,也许是仙人登天,也许是山谷里蕴藏什么宝物横空出世,天空中的云朵真的想席梦思的弹簧,一圈一圈。 几头野驴子在散步,西藏野驴是一种在开阔地带活动的动物,主要生活在平原、高山草甸、宽阔的山谷和草丛及莎草丰富的丘陵中。这里的地貌和地势很符合野驴的生活区域,目测自己已经很接近可可西里了,在这里看到的一切生物我们都习惯在前面加个野字,无人区不太有人圈养,就当是野生的了。 109上徒步的小伙,带着两条狗,狗子拖着疲乏的步伐,心中也许想回到老家,在家里一日三餐,早晚两次溜达就行,在这里日晒雨淋一走就是一整天。 一只牦牛孤独的站在高原上,从容不迫的风度,显示一副端庄的模样。野生牦牛体型特别的大,牛角也是特别大,胸腹部的毛几乎垂到地上,形成一个围帘,如同悬挂在身上的蓑衣一般,青藏高原的野牦牛多数会被牧民抓去配种,但是远远地望去就知道它不好惹。野牦牛一般不会主动进攻人类,只要你不去招惹它,它一般也不会来招惹你。 沱沱河又称托托河,曾一度被以为是长江的源头,随后经过多年验证测量后,发现当曲才是长江正源;沱沱河在蒙语意为“红河”,现场看到也是十分不解,为什么河水是红色的,也许是红土地被冲刷导致的。 红土地上放养的羊群,它们肆意的在地上打滚,在绿地上啃草,享受日光浴,活在当下的最好诠释,未来也许会走进屠宰场被人端上餐桌,但是没关系,现在开心就好了。 一排排的工程车,颜色鲜艳的堆放着,看着很舒服。 可可西里的路不好开,时雨时雪,路上我也忍不住打了个瞌睡,恍惚感觉自己睡了很久,猛的一睁眼,马哥还在说话,还是刚刚那会儿的话题。而窗外已经有一种要日落的感觉了呢,阳光挥洒在草原上像是撒了一把黄色的麦子,夹在中间的草地看着十分耀眼。 云已经真的和动画片里一样了,贴着地面漂浮着,雪山经过刚才的路途,变得狭小,我用手去丈量就只有一指长,这片大地有些时候很大,有些时候真的不过手掌大小,握住拳头,把山川大地收在自己的手心里,我是个自私的人。 藏羚羊底绒制成的披肩称为“沙图什”,是世界公认的最精美最柔软的披肩,但是一条披肩往往是以数只藏羚羊的生命为代价而织成的,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不要为了一己私欲把你肮脏的手伸向这片土地。 可可西里原本是个地理名词,它紧临昆仑山脉,位于青海和西藏的交界处,所以它的名字有两个意思,蒙语代表青色的山梁,藏语意指美丽的少女。可可西里因为人迹罕至,使得其成为藏羚羊及其他高原动物的生存乐园。2021年8月,国家林草局最新发布,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保护和打击盗猎力度的加强,我国藏羚羊数量已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不足7万只,增加至目前的约30万只,藏羚羊保护级别也从濒危物种降级为近危物种。 可可西里的一个路边,铁路和公路的中间有一个水塘,意外的捕捉到藏羚羊,这一次真的是藏羚羊本羊了。去的时候差不多是他们集体迁徙的时候,可能这几只落单了吧。我们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不敢大口喘气吓跑了这些精灵,而我也是在静音快门模式快速的连拍了十几张。 藏羚羊背部呈红褐色,腹部为浅褐色或灰白色。成年雄性藏羚羊脸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标记,头上长有竖琴形状的角用于御敌。1988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确立其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藏羚羊是很一个十分古老的物种,藏羚羊的祖先可追溯到晚中新世。藏羚羊与野牦牛、野驴在青藏高原并称为藏北高原的“三大家族”,而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的一个旗舰物种。 开往格尔木的路上又开始堵车了,当晚我们赶到格尔木的检查站又是黑夜了,晚上在黑夜里堵车堵了3个小时,让我对格尔木这个地方真是好感全无。检查站官僚腐败,公职人员躲在房间里玩手机刷视频,就是不在现场维护秩序,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什么叫做天高皇帝远,就专欺负你们这些老实百姓,当晚我拍下了堵车现场的视频及不作为的执法人员,还被某跳动旗下产品给禁言了,打当地的交警电话,半天也没人来处理,一等就是三个多小时,最后还是马哥找了当地人,托了些关系才快速通过,交警还说我们老实啊,排在后面排队,你们早就可以开到跟前来了。 呵呵呵呵。 不让人民群众监督工作了呗?还不让拍呗?吐了! 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即使远方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也无须在乎,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 汪国真 《旅行》- 62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