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路十八弯,从摄影基地新都桥奔波至地球最后的净土稻城的一天!
离这一天的旅行结束有些时日了,后面又陆陆续续自己流浪了很多地方,很多的记忆已经模糊了,记不太清这一天具体的发生了什么事,但印象深刻的好像是一整车的人都高反了,这里面还包括司机! 嗯,今天还是在四川境内,318的一路上其实风景比较好的地方都在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而且每个县城都有自己的特色,只要看到房子的变化就知道自己已经在另外一个县了! 最右边这个藏民肯定是大户人家,一般人家里不用这个房顶,它这个房顶有点气派的! 今天一路上真的碰到超多骑自行车的,因为绝大多数的路都是盘山公路,不少骑行车选择下车推行,光从背影很难判断他们的年龄,车子开上去仔细一看是个老阿姨,勇气可嘉! 奇奇怪怪的雕像,而且那个自行车还是个真的!毛骨悚然脑洞一开,这三人是不是碰到了美杜莎。 甘孜州雅江县境内的G318国道天路十八弯终于到了,这里是自驾车队、骑游队和旅游团队观光高原景色的必经之道。通过这里,翻越三座高山,高尔寺山、剪子弯山、卡子拉山之后可到达天空之城「理塘」,这是走进高原的一条绝佳的自驾路线,沿着这条公路一直开,沿途的都是绝美风景。 又是一个徒步旅行者,虽说他们直播是赚钱的,但还是勇士行为,走在公路上就是不太安全是真的;一个人推着一小车徒步旅行还是厉害的,我家老爷子总说自己以后退休了也要这般去冒险,勇气可嘉! 一路上行有三个观景台,第一个最无遮挡也最近,第二个角度稍有不同,第三个在不到观景台100米的地方,有无人机的可以在这里飞一下,找个没有遮挡的地方拍下去更为震撼。 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多停留,它这个公路的落差不是很大,但是我在飞无人机的时候找了几个可以在晚上拍摄车轨和全景的机位,但是无奈没有时间尝试了。 这个是老底子牧民的房子,比较原始原生态的感觉。 上上下下的弯道,惊险刺激,我们这个车的刹车不是很好,很多长线下坡路,马哥说刹车踩到底反应都没了……坐在副驾的我害怕极了! 在海拔4668米尼玛贡神山的观光处碰到了骑行队在这里休息,三个79岁的山东老大爷了;我一开始也是没想到啊,一问年龄吓一跳! 我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生命永无止境,为不凡突破极限! 神山下来一路上没有什么村庄,也没靠谱的饭馆,但实在是饿得不行,好不容易看到路边有着一家山西饺子刀削面馆,想都没想就停了车,我们一群饿狼冲进去觅食了,这路边啥也没有,除了汽修店和厕所,就这么一家饭馆,本着填饱肚子就行的想法就进去吃了。 但属实意外!没想到老板娘煮面手艺一绝!一碗牛肉面里量多料实,物廉价美,体验很棒!20几元的牛肉面,牛肉超大块,杭州一碗兰州牛肉面也要20元,那牛肉薄如蝉翼! 回到车上大家都在吸氧,我其实没有高反,就是听到其他人刺啦刺啦的吸搞得我也很想吸一口…… 在这里看到的蓝天白云,是真的!天是蓝色的,云是白色的! 一排白塔,大家来找茬! 在路上看到一个僧人,在一个路口犹犹豫豫恍恍惚惚,重点其实不是这个僧人,是他背着一个非常可爱的包包! 引领时尚的僧人。 这里是哪,我不记得了,就只记得全是大石头,而且全是这样巨大的圆石头! 发夹弯,从上往下看,真的很像一个发夹! 海拔4696米的兔儿山位于海子山自然保护区的北部,远观就像兔子耳朵屹立在风中,山势奇特险峻,兔子耳朵长在寸草不生的山峰之上,远看有点壮观。从不同的角度看收获不一样,我看到的时候感觉像是剪刀手! 喂!丁真在家吗? 丁真不在啊,丁真去杭州了。 好的,打扰了! 我在理塘找丁真,丁真在杭州找我了吗? 路上拍的藏民,一大一小,人手一个标配的转经筒! 白塔公园附近卖特产的藏民老哥,其实我比较想买他手上那串串,但是他有点凶。 雨中的白塔,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层层叠叠的红顶房子还挺好看! 雷雨过后在一片大草原拍到的日落,好像在熊宗卡附近,云儿在山顶肆意游走,闻着满山牦牛粪便的青草气息,一天就这样匆匆忙忙的结束了,真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路上。 PS:回来之后回忆了一下,这一天最后应该是赶到了稻城亚丁了。- 62
- 0
-
从稻城亚丁出发前往西藏昌都,跟着仓央嘉措的诗歌穿越理塘,渡过金沙江抵达西藏地区!
昨天在稻城亚丁经历了暴雨和暴雪,今天就要继续踏上去西藏的旅程了。一路上经过色拉,理塘,毛垭大草原,海子山,姊妹湖,巴塘等地,最后开过G318上最艰难的路,穿过金沙江就正式抵达了西藏昌都境内了。 这一路上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理塘巴塘和姊妹湖了,风景各不一样但真的令人陶醉其中难以忘怀。游记里和部分文字图片是回来后统一整理的,有些照片的地理位置没有了记录,回来后查阅书籍和资料补全的。如果内容和照片上有出入,欢迎纠正。 不太确定这片红房子是不是传说中的仁村,相传仁村还有一段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益西拉姆的美貌女子,独自一人踏上了三怙主雪山朝圣之旅,路途上充满了各种艰辛困苦,所带食物用光后,面对困境她依然不忘初心,继续朝圣之旅。但这里的海拔相对较低,只有三千,可以在这里借宿。 在一个山谷里拍到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寺庙,层层叠叠有着不少的建筑,路上没有做笔记,回来整理照片时一度以为是理塘的理塘寺,藏区的寺庙皆有白塔和金顶的庙宇,大多数也都坐落在山谷之间,一时间难以分辨,查看了照片的排序,再仔细的看了一下地图的地理位置,期间翻阅了不少关于藏区寺庙的书籍后确定,这张图应该就是热乌寺了。 随着一路上海拔的不断攀升,公路两侧的视野也开阔起来了,坐落在色拉坝子的热乌寺也展现在眼前,寺庙坐落于山坡上,查阅资料显示建于明朝初期,至今也有600多年的历史,热乌寺位于稻城波瓦山色拉乡境内,寺庙依山势而建,前面有一排的白塔,洁白的塔身在一片荒凉的山体上也是十分抢眼。 波瓦山海拔4513米的打卡点,"波瓦"在藏语中的意思是英雄、勇敢的山,相传色拉人民受到外地侵扰时就会退守在波瓦山里,依靠山势的险峻来抗击侵略,这期间涌现了无数的保护家园的英雄好汉。据悉波瓦山的春天,满山遍野都是竞相争放的杜鹃,秋天又有着火红的枫树,春秋两季的波瓦山分外妖娆。 家家户户几乎都有白塔,有些大户人家特别大,金碧辉煌坐落在路边格外耀眼,有些没有白塔的藏民,房子附近一定有经幡。 在稻城亚丁的机场打卡点附近,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坐在车里没看清吓到了自己,真的是狼吗? 藏民大爷帽子很时髦,藏语夹杂普通话,问了很久的路却没问到想要的答案。 稻城亚丁机场,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航站楼的设计并未采用典型的藏式建筑,而是打造成了具有视觉冲击力极强的太空飞碟造型,在这个海拔高度建设机场也只有中国了,感叹祖国基建的实力。 我们在稻城机场附近4400米海拔处发现了一株非常好看的植物,当时没有网络查不到名称,回来之后识图结果是苞叶大黄,一般分布在中国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3000-4500米山坡草地,长在较潮湿的地方。 海子山园区内的地质公园打卡处,到此一游。 山脚下是一大片的绿色牧场。 偶遇摩托车车友,一路上前前后后,去的景点和驿站都是同一个。 又来到理塘了,说起理塘我就想起《仓央嘉措情歌》里有这么一段:「天上的仙鹤借我一双洁白的翅膀,我不会远走高飞飞到理塘就返回…」仓央嘉措不是理塘人,他的意中人在理塘,这首诗就是写给意中人的。 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开始踏上这趟旅程时第一次看到牦牛时我们都格外的激动,时间久了就开始审美疲劳了,当然也吃腻了牦牛肉。 今天会穿过理塘,没有多做停留,但是很幸运在县城里见证了一对藏族夫妇的婚礼,这种具有民族特色风情的婚礼真的不常见。 理塘的县城不大,但是很干净也很美,道路两旁的特色建筑很别致,远远望去特别的整齐统一。理塘给我的印象就是处于汉文化的边缘,开始接近藏文化中心的一个地方。六世达赖喇嘛曾在诗中把理塘比作仙鹤,这位高原上的情歌王子一生中最向往的就是毛垭大草原。尽管只做了八年活佛的他最终也没有在梦想的草原上出现,但他的情诗却被人们保留了下来,并被反复传唱至今。 过了理塘的西城门就算是出了理塘了,这里也是318这条线上的著名打卡地,道路上印着318此生必驾,就是旺季的时候停车不太方便,路边有免费的停车场但是不大。我路过此地的时候看到很多网红躺在路上拍照片,也有坐在318的图案前面的人,不但不要命还影响别人通行。 沿着318国道行驶,离开理塘县后就能看到一片望不到边际的大草原,这里的海拔依然很高平均也有4000多米,夏天的水分充足草特别的清新,迎面而来的青草香。藏语称勒通,意为平坦如铜镜似的草坝,以境内广袤无垠的草坝得名,地势起伏和缓、水草丰茂、牛羊成群、蔚为壮观,仓央嘉措的爱人卓玛的故乡就在这片大草原;这里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 路上翻出一个墨镜夹片,意外发现这不就是物理滤镜嘛?? 路上遇到牦牛群穿越马路,前车司机正在拍照片,我正在拍牛过马路和前车司机拍照片。 青青草地,牦牛正在吃午饭,闻着牛粪和青草的气味,我知道离西藏不远了。 地处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的巴塘被称为高院江南,是康巴地区的历史重镇、大香格里拉的明珠,中国的弦子之乡。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山川形胜,风光旖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不是第一次来这里看到弦子故里的都很迷茫,是不是哪个明星?我也是回来看书才知道不是的,弦子是藏语称“嘎谐”,意为“圆圈舞”,是藏族三大舞种之一。每逢喜庆佳节、婚嫁、集会、劳动之余,人们就会跳起弦子舞,故被称为弦子顾里。 一个平平无奇的打卡点,是海拔4685米的检查站,被称为云端上的卡点,实际上卡点的房子破旧不堪,里面啥也没,人也没有,可能废弃已久。 中国地大物博,西北地区不少山脉下都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所以山体的颜色就特别的多彩,就像这座山一样,雨后冲刷之后显得格外鲜艳,紫红色的地貌一恍惚还以为自己回到了张掖。 冰雪正在融化中的海子山,原本应有厚雪覆盖,如今光秃秃的披着些许雪层,就像是衣不遮体的少年郎横卧在此处,恰好不远处就是著名景点姊妹湖。 姊妹湖是天上坠落人间的镜子。两处碧蓝澄澈的的高原湖泊紧紧相依,如来自天堂的宝石,镶嵌在这荒凉的山脉之中,圣洁无暇,亦如佛之悲悯化作的眼泪滴落凡间,晶莹剔透。她们是川藏线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占据重要的地理位置。海子山冰川融雪聚集于山下,造就了今日珍珠般的湖泊。在皑皑雪峰包围下的高原湖泊,碧蓝澄澈、恬静圣洁,是怎么拍都出大片的地方。 黑山之上原本应是雪盖,如今甚是荒凉,多了一份凄惨的感觉。 牧民的房子,别看这房子看起来很简陋,等到晚上炊烟升起来,一股柴火味特别的温馨,一家人坐在一起特别温暖。 辛勤劳作的劳动人民,各司其职井井有条。 巴塘和理塘很相似,街道两侧的路灯和建筑风格都和理塘很像,但是巴塘的高楼更多一点,更有都市的感觉。巴塘也是从四川进入西藏之前的最后一个县城了,低海拔的民族文化交融聚集地。 碰到一群黑羊在马路边散步,我跟在Ta们身后的感觉就像自己是牧民,放牧第一视角。 G318国道的中段就是竹巴龙乡,这一段路非常不好开,沿着金沙江的一段有很多炮弹坑,尘土飞扬的碎石路,小车开爆胎的有很多。不过在这崇山峻岭之中,还设立了一个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濒危动物矮岩羊。走过这条最难走的路,再穿过金沙江便是西藏境内了。 穿过金沙江大桥之后就是西藏了,到昌都检查站时天都黑了,这是入藏的第一个检查站,疫情期间防控很严格,除了戴口罩刷身份证外还需要出示行程码和健康码,无论小车还是大车,除了司机在车上过检查站,车上的乘客都需要去刷身份证。 经过检查站之后要开很长一段山路,这条路上没有路灯漆黑一片,我们在山路上遇到一个骑车的朋友,因为前路漆黑一片有点危险,我们都决定要跟车用车灯为他保驾护航,下山后骑手跟我们道谢,我们也松了一口气! 昌都住的酒店真的超级大,和成都的那一晚有的一拼。 好了,忙碌的一天了,洗洗睡了!晚安!- 57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