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稻城亚丁出发前往西藏昌都,跟着仓央嘉措的诗歌穿越理塘,渡过金沙江抵达西藏地区!
昨天在稻城亚丁经历了暴雨和暴雪,今天就要继续踏上去西藏的旅程了。一路上经过色拉,理塘,毛垭大草原,海子山,姊妹湖,巴塘等地,最后开过G318上最艰难的路,穿过金沙江就正式抵达了西藏昌都境内了。 这一路上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理塘巴塘和姊妹湖了,风景各不一样但真的令人陶醉其中难以忘怀。游记里和部分文字图片是回来后统一整理的,有些照片的地理位置没有了记录,回来后查阅书籍和资料补全的。如果内容和照片上有出入,欢迎纠正。 不太确定这片红房子是不是传说中的仁村,相传仁村还有一段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益西拉姆的美貌女子,独自一人踏上了三怙主雪山朝圣之旅,路途上充满了各种艰辛困苦,所带食物用光后,面对困境她依然不忘初心,继续朝圣之旅。但这里的海拔相对较低,只有三千,可以在这里借宿。 在一个山谷里拍到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寺庙,层层叠叠有着不少的建筑,路上没有做笔记,回来整理照片时一度以为是理塘的理塘寺,藏区的寺庙皆有白塔和金顶的庙宇,大多数也都坐落在山谷之间,一时间难以分辨,查看了照片的排序,再仔细的看了一下地图的地理位置,期间翻阅了不少关于藏区寺庙的书籍后确定,这张图应该就是热乌寺了。 随着一路上海拔的不断攀升,公路两侧的视野也开阔起来了,坐落在色拉坝子的热乌寺也展现在眼前,寺庙坐落于山坡上,查阅资料显示建于明朝初期,至今也有600多年的历史,热乌寺位于稻城波瓦山色拉乡境内,寺庙依山势而建,前面有一排的白塔,洁白的塔身在一片荒凉的山体上也是十分抢眼。 波瓦山海拔4513米的打卡点,"波瓦"在藏语中的意思是英雄、勇敢的山,相传色拉人民受到外地侵扰时就会退守在波瓦山里,依靠山势的险峻来抗击侵略,这期间涌现了无数的保护家园的英雄好汉。据悉波瓦山的春天,满山遍野都是竞相争放的杜鹃,秋天又有着火红的枫树,春秋两季的波瓦山分外妖娆。 家家户户几乎都有白塔,有些大户人家特别大,金碧辉煌坐落在路边格外耀眼,有些没有白塔的藏民,房子附近一定有经幡。 在稻城亚丁的机场打卡点附近,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坐在车里没看清吓到了自己,真的是狼吗? 藏民大爷帽子很时髦,藏语夹杂普通话,问了很久的路却没问到想要的答案。 稻城亚丁机场,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航站楼的设计并未采用典型的藏式建筑,而是打造成了具有视觉冲击力极强的太空飞碟造型,在这个海拔高度建设机场也只有中国了,感叹祖国基建的实力。 我们在稻城机场附近4400米海拔处发现了一株非常好看的植物,当时没有网络查不到名称,回来之后识图结果是苞叶大黄,一般分布在中国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3000-4500米山坡草地,长在较潮湿的地方。 海子山园区内的地质公园打卡处,到此一游。 山脚下是一大片的绿色牧场。 偶遇摩托车车友,一路上前前后后,去的景点和驿站都是同一个。 又来到理塘了,说起理塘我就想起《仓央嘉措情歌》里有这么一段:「天上的仙鹤借我一双洁白的翅膀,我不会远走高飞飞到理塘就返回…」仓央嘉措不是理塘人,他的意中人在理塘,这首诗就是写给意中人的。 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开始踏上这趟旅程时第一次看到牦牛时我们都格外的激动,时间久了就开始审美疲劳了,当然也吃腻了牦牛肉。 今天会穿过理塘,没有多做停留,但是很幸运在县城里见证了一对藏族夫妇的婚礼,这种具有民族特色风情的婚礼真的不常见。 理塘的县城不大,但是很干净也很美,道路两旁的特色建筑很别致,远远望去特别的整齐统一。理塘给我的印象就是处于汉文化的边缘,开始接近藏文化中心的一个地方。六世达赖喇嘛曾在诗中把理塘比作仙鹤,这位高原上的情歌王子一生中最向往的就是毛垭大草原。尽管只做了八年活佛的他最终也没有在梦想的草原上出现,但他的情诗却被人们保留了下来,并被反复传唱至今。 过了理塘的西城门就算是出了理塘了,这里也是318这条线上的著名打卡地,道路上印着318此生必驾,就是旺季的时候停车不太方便,路边有免费的停车场但是不大。我路过此地的时候看到很多网红躺在路上拍照片,也有坐在318的图案前面的人,不但不要命还影响别人通行。 沿着318国道行驶,离开理塘县后就能看到一片望不到边际的大草原,这里的海拔依然很高平均也有4000多米,夏天的水分充足草特别的清新,迎面而来的青草香。藏语称勒通,意为平坦如铜镜似的草坝,以境内广袤无垠的草坝得名,地势起伏和缓、水草丰茂、牛羊成群、蔚为壮观,仓央嘉措的爱人卓玛的故乡就在这片大草原;这里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 路上翻出一个墨镜夹片,意外发现这不就是物理滤镜嘛?? 路上遇到牦牛群穿越马路,前车司机正在拍照片,我正在拍牛过马路和前车司机拍照片。 青青草地,牦牛正在吃午饭,闻着牛粪和青草的气味,我知道离西藏不远了。 地处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的巴塘被称为高院江南,是康巴地区的历史重镇、大香格里拉的明珠,中国的弦子之乡。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山川形胜,风光旖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不是第一次来这里看到弦子故里的都很迷茫,是不是哪个明星?我也是回来看书才知道不是的,弦子是藏语称“嘎谐”,意为“圆圈舞”,是藏族三大舞种之一。每逢喜庆佳节、婚嫁、集会、劳动之余,人们就会跳起弦子舞,故被称为弦子顾里。 一个平平无奇的打卡点,是海拔4685米的检查站,被称为云端上的卡点,实际上卡点的房子破旧不堪,里面啥也没,人也没有,可能废弃已久。 中国地大物博,西北地区不少山脉下都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所以山体的颜色就特别的多彩,就像这座山一样,雨后冲刷之后显得格外鲜艳,紫红色的地貌一恍惚还以为自己回到了张掖。 冰雪正在融化中的海子山,原本应有厚雪覆盖,如今光秃秃的披着些许雪层,就像是衣不遮体的少年郎横卧在此处,恰好不远处就是著名景点姊妹湖。 姊妹湖是天上坠落人间的镜子。两处碧蓝澄澈的的高原湖泊紧紧相依,如来自天堂的宝石,镶嵌在这荒凉的山脉之中,圣洁无暇,亦如佛之悲悯化作的眼泪滴落凡间,晶莹剔透。她们是川藏线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占据重要的地理位置。海子山冰川融雪聚集于山下,造就了今日珍珠般的湖泊。在皑皑雪峰包围下的高原湖泊,碧蓝澄澈、恬静圣洁,是怎么拍都出大片的地方。 黑山之上原本应是雪盖,如今甚是荒凉,多了一份凄惨的感觉。 牧民的房子,别看这房子看起来很简陋,等到晚上炊烟升起来,一股柴火味特别的温馨,一家人坐在一起特别温暖。 辛勤劳作的劳动人民,各司其职井井有条。 巴塘和理塘很相似,街道两侧的路灯和建筑风格都和理塘很像,但是巴塘的高楼更多一点,更有都市的感觉。巴塘也是从四川进入西藏之前的最后一个县城了,低海拔的民族文化交融聚集地。 碰到一群黑羊在马路边散步,我跟在Ta们身后的感觉就像自己是牧民,放牧第一视角。 G318国道的中段就是竹巴龙乡,这一段路非常不好开,沿着金沙江的一段有很多炮弹坑,尘土飞扬的碎石路,小车开爆胎的有很多。不过在这崇山峻岭之中,还设立了一个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濒危动物矮岩羊。走过这条最难走的路,再穿过金沙江便是西藏境内了。 穿过金沙江大桥之后就是西藏了,到昌都检查站时天都黑了,这是入藏的第一个检查站,疫情期间防控很严格,除了戴口罩刷身份证外还需要出示行程码和健康码,无论小车还是大车,除了司机在车上过检查站,车上的乘客都需要去刷身份证。 经过检查站之后要开很长一段山路,这条路上没有路灯漆黑一片,我们在山路上遇到一个骑车的朋友,因为前路漆黑一片有点危险,我们都决定要跟车用车灯为他保驾护航,下山后骑手跟我们道谢,我们也松了一口气! 昌都住的酒店真的超级大,和成都的那一晚有的一拼。 好了,忙碌的一天了,洗洗睡了!晚安!- 57
- 0